三個歸無咎,三人身後之影,各自曼妙,古今所無。
其中一個,似日冕而虛,似慶雲而烈,巍巍煌煌,盛大五方;又有一個,劍意流動,深密宛轉;氣機貫通,彷彿壓縮了千萬倍的“密雲”之象。不知是當贊其銳利,還是誇飾其映徹合一,彷彿連時空都為之曲折。
最後一個,卻是墨色為主卻不顯幽深,內中似乎有無盡含蓄、無盡內容,無盡生機,將紫薇大世界的人心湧動,一概映徹其中!
此時被分隔出來的七陣諸修,震動之餘,心中不免大是慶幸。若非玉離子等人那奇妙的“域分兩元”之法,令彼此似近實遠,宛若打造了一座無形屏障,那麼單單這三法氣象,便不能久視。
觀此古今所無之戰,便成了奢望。
至於此法根底,看過歸無咎十二年前初交手畫面的,自然明白這是“明輪”神通。
只是先前演示的只是第一、第二道的形象,這三道卻是初次出現。
真正突破道境,和當年借法成就道境相比,神通之相,又有了十分顯赫的變化。
歸無咎大袖一捲。
三身合二為一。
那三法身的“明輪”神通,卻也變成一層巢狀一層,一層黑色,一層白色,一層似呈玄色但奧義無窮。
歸無咎並無敝帚自珍之意。
“三明輪”乃是他設想中第三身成就和第一身、第二身相等境界後的最大收穫,幾乎是古今防禦神通之登峰造極。再加上他的渾厚法力為根基,十二年前,便可視飛昇妖祖數倍的倍稱之力彷彿無物。
退一步說,哪怕並未增加上第三層“明輪”,單單是歸無咎本人真正破境之後的氣機強化,對於依強弱之勢極為敏感的“明輪”神通而言,已然是大大前進了一步!
玉離子等四人也即出手。
四人所立之方位,原本是一個最精確的方形,玉離子佔東南角落,御孤乘佔東北角落,李雲龍佔西北角落,席樂榮佔西南角落。
此時應聲而動,卻見玉離子、席樂榮同時向北,御孤乘、李雲龍同時向南。
於是玉離子和御孤乘之間、李雲龍和席樂榮之間,距離陡然拉近,立刻變成一個矩形。
又或者是“兩對”人。
李雲龍和席樂榮這一對,率先發難。
莫名之間,天地似乎輕輕一晃,似乎要搖勻一盅美酒,然後可見望見,李雲龍席樂榮之間,似乎被一道淡淡的紫氣雲霞黏連,融合不分彼此。
歸無咎目光銳利,已然察出這兩人,一人身為妖修卻道術發散精密,一人甚為人修卻武力專一精絕。莫名之間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道韻互動,正反顛倒,令二人都得到了莫名的大好處!
第一息,李雲龍身軀明亮,席樂榮身軀暗淡。
然後李雲龍發出一擊!
神光流動,紛紛如雨,映照廣大界空。
這一擊打出之後,連李雲龍自己,也是嘴角一動,似乎有些驚詫。
四人雖然演示了三日,但是這所謂的“演示”,其實是演繹的經緯次序,功訣道理,豁然見其微玄大略。若說真正的妙處、極限戰力的發揮,唯有真正交手的那一瞬,才能冷暖自知。
就是現在!
這一擊擊出之後,李雲龍驚訝的發現,經由《唯我大乘經》的正反互動功夫之輔佐,自己所修道途,龍族含辛茹苦之經營,已然斷絕之前路,竟然無中生有的“續”了回去。
這一擊的境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