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諸人心目中歸零一瞬。這紫薇大世界中迄今所未見的大規模、大境界法陣,煌然巨蛋,立刻坍縮。
和許多人想象之中的那“巨蛋”真如蛋殼一般破碎、歸無咎自其中出世的景象不同;其性相之變,可謂快極;其實哪怕是“坍縮”二字,也不足以精確形容其演化之疾。
真真只是一剎那的功夫,那“巨蛋”已然快速收斂成一個龍眼大小的小點,然後隱去不見;而中天之內,已然立著一人!
宛若此“巨蛋”和內中之人來了一個“大小顛倒”之變,巨蛋反而含之於那人身軀之內。
所立之人,果然非歸無咎,更有何人。
此時歸無咎處於七座大陣之中央,七族千數妖王目力之所聚。
在這一瞬,人人都是面色一凝,宛若時光靜止。
中央之人,意象之博大深邃,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境地。既往所見之道境,龍雲、風青、顯道、應元固然遠遠不能與之相比;就算是在眾人心目中登峰造極、宛若神祇的東方晚晴、席樂榮,亦不過氣象與之略有相近;但規模次第,依舊判然分明。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一個“大”字。
恍然有一界之廣大,俯瞰周覽。
渺渺天人之境,巍巍萬有之尊。
這樣的道韻法身,凡入道者見之,無礙乎歲月綿長,終究難以忘懷!
其實歸無咎所呈現,並未動用“法天象地”一類的手段。只是常理而言,相距愈近者,目中呈現自然愈大;相去愈遠者,目中呈現自然愈小,這是垂髫童稚亦能明白的道理。
但就在此時,諸位妖王各自立在陣中,相去歸無咎明明有相當遙遠的距離,但是斯人形象,卻是完全佔據了自己“視界”的全部,彷彿天地中唯一之巨像。
三息之後,東北角落,赤魅族大陣第二道中,一位妖王忽然眉頭一凝,稍稍露出困惑的神色。
不多時,七座大陣中,神色怪異、似乎閉目體味之人愈來愈多。
原來,那位妖王只是雙目凝視歸無咎其人,目不轉睛,神意集中。但是持續三息之後,忽然覺得神思有些疲倦。他倒也有些見識,猜到或許是雙方功行相去過遠、不可久視的緣故。於是忍不住閉目回神。
但是他這一閉目,卻赫然發現,哪怕自己雙目緊閉,那歸無咎的“形象”竟也並未從自己目中消失!
一時之間,遲疑者眾。
雖然人人皆知歸無咎當無惡意;但是這樣一尊法身神像時時顯在眼前,他們也實在是壓力甚大、“無福消受”。
“噫!”
“唔!”
“呼……”
呼喝聲忽然此起彼伏的傳來。
然後諸多妖王,個個顯露出或迷惘、或欣喜的神色。
在他們的念頭之中,那無論睜眼閉眼都十分“頑固”的形象,豁然“嗤”的一聲破碎,然後化作一道明晃晃的劍光,朝著自己心神中斬去。
而一斬之後,人人都覺心意一鬆,境界一拔。其中許多人,更是露出喜不自勝的神色。
少頃,七陣千數妖王,竟一齊對著歸無咎俯身一拜,齊聲道:“拜謝道尊恩德。”
歸無咎微微一笑,道:“諸君高義,遠道而來。這是諸位應得的收穫。”
千數妖王,聞言再度拜謝,神色態度,異常虔誠。
諸人心目中所呈現的“揮之不去”之意象,實為一道空蘊念劍之照影。
以歸無咎此時的法力境界,劍意所及,直抵諸君心實;內外一照,立刻將諸位妖王道意中的迷途窒澀朗照分明,然後一劍斬之。經由此法,這千餘位妖王,但凡己身智力所及、但是先前囿於種種迷障、不得分明的道術窒澀,竟立刻豁然開朗。
每一人的潛力心力,都隨之大大精進一層。
無論是對付實體還是精神,空蘊念劍之所長,到底是以實相為主;而此時這一劍斬虛,卻是歸無咎獨自開闢的萬古絕徑。
歸無咎神目如炬。所見分明。
此間千人經由這一道機緣,原本道境之路未絕,但由一劍諸助,心意愈明,以至於把握大大增加的,便有六人之數。而原本根基雖然甚好、但距離成就道境隔了一層,由此成敗兩分的,經由此機緣,也有一十七人,重新獲得了一線“續回”之機緣。
但是這一十七個畢竟不能和那六人相比,到底能成幾個,就要看他們的造化了。
至於其餘千餘人,雖然不曾邁過大關,但是一煉之下,本人的功行、道心、乃至壽元,都得到了十足的進益。
歸無咎心中異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