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夢霖思索有頃,道:“或許非復此界中人。”
眾人聞言,都是心中一凜。
海真君環顧一眼,道:“總之確信了並非辰陽手筆,他們也陷入這麻煩之中,而且陷得更深, 倒是一個好訊息。辰陽諸真,只怕要付出數倍於我等的精力,去處理此事。”
秦夢霖搖了搖頭,道:“非是如此。若果真是辰陽劍山的手段,實不足為慮。如今形勢,反而要慎重以待。”
在場諸人都是一怔。唯獨縹緲宗呂玄,心中一振。
這與他的判斷,大致相合。
秦夢霖並未進一步解釋,但諸位真君仔細思索了一陣, 大約也模模糊糊把握住了其中脈絡。
歸無咎的崛起,乃是九宗自古及今所未有的神話。除卻歸無咎本人獨行於世、且從未與人分享的少數履歷外,他道途中的每一步,都是九宗上真揣摩參悟的物件。
此時對照回味,諸位上真立刻想起了一件事——在三次清濁玄象之爭前後,歸無咎卻是做了一件眾人眼中的“閒筆”——遊走於紫薇大世界深處,將僅有的少數隱匿不出的勢力也挖了出來。
他的二弟子石墨,也是自此尋來。
觀歸無咎之所為,似乎並非一定要將其拉攏或擊破,只是不教逸世,令其不得不做出選擇而已。
看來,所謂“星漢分流”,不僅是趨勢,更是一種必需。
寧真君忽道:“如此跡象, 終究未成氣候。只是要防微杜漸罷了。”
盈法宗元鷹掌門道:“不知寧道友以為, 何等景象才算是成氣候呢?”
寧真君一捻鬚, 道:“若我所料不錯,如今‘三十六子圖’這一層次的人物墮入此道之中,又或者形成了一家舉足輕重堪比聖教隱宗、又或者第一流妖族的大勢力,方才算是破壞了眼前之格局。”
薛見遲雙目一亮,道:“有理。”
諸真心中盤算。
如今三十六子圖中的人物,九宗一系無論敵友一十八人,都入了玄渾琉璃天,或是透過類似“真氣玄晶”的手段破境,完成道途中這至關重要的一步。就算是想要出意外,也沒有機會。
而本土一系的一十八人,我方友盟中的人物明顯都十分可靠,和歸無咎或明或暗,或親或友牽連極深。眼前的秦夢霖、以及黃希音等人固不必提,就算是荀申、孔萱、陸乘文等,也都不必有所疑慮。
正相反,對立陣營中聖教、魔道、妖族等拼湊起來的勢力,卻相對較為鬆散,貌合神離。
如果是出問題,當是對面那裡機率較大。
如此一來,今日之異象縱然是危機, 但處理得當也未必不是機會——因為這意味著敵方勢力的分化瓦解。
薛見遲道:“有勞秦道友了。”
……
一處極為遼闊的沙灘上, 海岸邊緣, 烈日當空。
有一人頭戴斗笠,身著粗布麻衣,獨坐於礁石之上,手中持有一杆,似乎正在垂釣。
但仔細一望,他手中所握僅僅是一根竹竿而已,杆頭並無絲線。偏偏這竹竿時時彎曲,呈現一道輕微的弧線,且不住的震顫——好似真的有大魚食餌,扯動絲線。
那人面目,隱藏於斗笠之下,看得並不十分真切。
數十息後,遠處空中莫名浮現了六七個黑點,乍一望去似是飛鳥奔逐;但隨著那黑影愈來愈大,才發現是六七人互相打鬥。
這六七人,身高八尺有餘,相貌甚是奇異。
其中三人,膚色呈現淡淡的金色,且整個頭頂和麵孔,都有一層層極深的皺褶,就連光禿禿的頭頂也不例外。而另外四人,服色發青,額頭上各有兩個肉瘤一般的凸起。一望之下便知非是人類,而是化形的妖族一流。
兩撥人打鬥之際,一道道宛若實體的氣機溢位,時而成束,時而成簾,掀在刺在水上,湧起浪潮百丈;擊落石上,則巨石為之崩裂。
如此氣象,已有金丹二三重境的修為。
頭戴斗笠的那人,卻不管不顧,兀自垂釣不提。
鬥到分際,那三個金黃面孔的妖族,雖然人數少了一個,但是因他三人都是金丹三重境的修為,反而隱隱佔據上風。
卻見其中二人一前一後形成配合,數拳擊出,兼具規模和威能,以及破襲之詭秘。其中一個青面妖族抵擋不住,套在右臂之上的一隻明黃色臂環立即破碎。
然後看見一些瓶瓶罐罐、靈石及雜物一類,撲簌簌落入海中。
但還有一件黑黝黝的物事,並不下墜,反而是帶著極快的速度,激射而出。
觀其所去方向,恰好是那垂釣之人。
那人猛地一抬頭,伸手一捉,將此物拿在手中。谷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