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比鄰的那座山峰,肚腹雄厚不如第五道尊所居,但是高度卻似略略勝過一線。
第五道尊攜歸無咎縱起清光,騰空而起,不多時便渡過一層若有若無的禁陣,落在對面山巒的山巔之上。
此間早有一人等候。
這一位面目俊朗且教第五道尊更加年輕三分,除卻眉心隱然發紅外,頗有翩翩佳人的氣象。
這顯然便是第三道尊了。
不知是他道行深湛,足以感應到隔壁山巒的動靜,亦或是二人有特殊的溝通法門。第三道尊對於歸無咎這不速之客的到來毫不意外,只微一頷首算作打招呼,旋即目光炯炯,盡數落在第五道尊身上。
顯而易見,在二人心目中,這百年間的一會,有著極高的分量。
第五道尊當先言道:
“有言在先。你我比試印證之後,你且使出手段,與他鬥上一場。我以自身根本手段迎之,亦能被他輕鬆化解;料想換作是你,也難出意外。”
聽聞此言,第三道尊面上才露出一絲奇異,仔細凝視歸無咎一眼,淡然道:“好。”
第五道尊道:“那就開始吧。”
歸無咎本以為所謂的“開始”是開始戰鬥之意;但卻見二人不約而同向前數步,然後席地而坐,這才心中恍然。
所謂的較量,不僅僅是力爭,更是道爭,理念之爭。
在正式出手之前,定有一番唇槍舌劍。
只聽第五道尊率先言道:“一氣三枝分陰陽,瀰漫六合。我以禁法為一路,殺法為一路,御法為一路;另外三路暗藏顛倒乾坤的空間變化,藏於正著之中。藉此二三之變,可以破解你之‘小散彌陣’,你以為如何?”
第三道尊連連搖頭,言道:“我之殺法,不僅能殺陽,亦能殺陰;不僅殺實,抑且殺虛。爾之六合變化之樞紐被我尋見,劍力應之,必不能運轉如意。”
第五道尊反駁道:“我之樞紐,如何能夠被你輕易尋見?”
歸無咎聞言大奇。
見到二人之架勢,他已第一時間猜到了這兩位是要先論戰,再作戰。
可是兩位論戰的內容,卻完全出乎歸無咎的預料。
在歸無咎的推斷之中,這兩人的辯論應當是大的理念之爭,是博採實相萬法和劍心唯一之間的爭論;但沒想到二人爭論的內容,卻是具體的陣戰策略、攻守之道。
雖然備極高明,單單是開篇所言“虛實六合之變”的陣戰法門,就不亞於陸乘文原先的根本道術,雲頂金柱陣法。
歸無咎心中,不由生出一個疑問:
空蘊念劍之遇物則斬,也需要細細拆招鬥陣麼?
論說一陣後,第三、第五道尊誰也不能說服對方,只得以實戰加以驗證。
兩位浮空而立,相繼施展手段。
第五道尊當先出手。
三道劍氣,懸浮身前,緩緩散開。
當中一道最為深湛醇厚,歸無咎亦最為熟悉,正是已趨於登峰造極的“一劍破萬法”法門。而身畔兩劍氣,其深邃雖要較中間這道劍氣略遜,卻別有一種清醇多變的味道,兩間一左一右,更透出自相矛盾的既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