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儀閉目沉思。
將將十個呼吸之後,她重新睜開雙目,面上多出一絲坦然和自信。
方才一番久敘,姜敏儀行事皆是順勢而為,並未有任何嘗試爭奪話語權的舉動。所以她此刻流露出的自信,理應是真有所得,而非虛張聲勢。
若是對手換作旁人,此刻不免心中驚奇,暗暗忖度姜敏儀是否真的有破局之法。
但玉離子是何等樣人?她的堅信,不會有絲毫動搖!
玉離子輕輕一躍,騰空而起。
千百道流光溢霞,遠看紛紛如雨,但是一番極巧妙的周遊旋轉之後,卻是凝練統御於一點,構成一個淺淺的旋渦。旋即從這旋渦之內,一道不可思議的壓迫力,沛然湧動!
這其中鎮定懾人的味道,分明類似於“一劍破萬法”一流的手段,令敵手神通運轉不暢。
除此之外,觀照相對之人,不等此神通加身,立刻感受到本身之無所遁形,儼然心劍照影。
最後,才是那沛然難御、霸道絕倫的法力本力混同為一的意蘊。
三相交映,構成一隻七彩鳳影。
更加巧妙的是,三種意象,卻並無類似於御孤乘當年“殤拳”組合的那種拼接糅合之感;正相反,其內外精純,一拳之意執天下之中,至為簡潔,至為純粹。劍修所謂的“唯一”一劍,也不過如此了。
同一時間,姜敏儀出手抵擋。
武道之印統御於中,輕輕轉動。一身仙道法力和武道中精悍剛健的氣象快速彌合相融,不分彼此,構成一個巨大的氣罩。
顯示為如此形象的防禦法門絕不罕見,單單是名在三十六子圖之列中的英傑,便有數人持有類似手段。
而姜敏儀這一道神通卻有些特殊。
其真正引人注目之處,不在於“殼”的虛形,而是內部兩種氣機在精神調和之下源源不斷的溢位,壯大充盈;等壯大到極點之後,卻凝縮反覆,積蓄力量。宛若一隻巨大的“肺”一呼一吸。
這是仙武真正融合之後的和諧統一,並且巧用武域真印為支點,在己身十丈之內形成一個奇特的過渡區域。
因為“融合”之故,姜敏儀能夠同時汲取仙道手段;敵手自然也不拘束於只能用武道之法出擊。
但武道印籠罩之處,其中的道術規則,依舊十分頑固的和其餘空間有所不同。
神通攻殺至近前,便有一絲微妙的差異。
這一絲詫異,是可以提前知曉、及時調整的;若是持久作戰,其實作用並不算大;但是以玉離子的自負,極有可能只出一擊。若是如此,便能憑藉這一法門,將她的至為兇悍的鳳舞一擊,略微削弱一點。
玉離子面色不變。
當中微妙,她洞察秋毫。
若是尋常人和姜敏儀交手,此時定然會生出一種感覺,那就是姜敏儀的防禦力並不嚴密,較之最頂尖的防禦神通似乎遜色一絲,對於己身內外的保護,既不穩定,也不完整。
若如此想,便大錯特錯。
姜敏儀心性與聖教席榛子有相似之處,一啟一發,一盈一縮之間,蘊藏著極強的反彈力。除非你明確“看見”自己的能力可以擊穿對方的“底線”,否則,誰也不能輕易言勝!
可惜……
玉離子的確是看見了。
玉離子的神通,已不止是“收發由心”,而是“始終由心”。其實她一擊出手之後,已然發現這一擊經歷姜敏儀的最後一道防線時,威力會有一絲損折。其實玉離子耗用心神,在一剎那間推演調整,並非辦不到。
但是她並無動作。
因為,她看穿了姜敏儀的底線。
攻守相迎,正面碰撞。
那宛若活肺一般的防禦之象急速縮小,似乎本來便是水汽凝形,此刻在烈焰蒸騰之下快速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