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之後,第三次氣機運轉與“失序”如約而至。
儘管歸無咎心中已然知道會發生了什麼,但是親眼見到這一幕時,依然有三分驚異。
此時人身模型之中,那一團藍色氣機正執行自右足的足跟處;而其身軀右下肋部,卻恰有一團灰澀氣機破體而出,與先前兩回截然不同。
魯兵文嘆道:“本門法訣初成,進展極為順遂。不想演化至三百萬次之後,竟爾出現紕漏。遙憶當時,不下於晴天霹靂。”
歸無咎仔細觀察了一眼這巨大的“冰塊”,沉吟道:“此物可確信否?”
九宗道術,一舉成就近道之境。
其中的微妙玄幻,流動演化,將無序虛一之道推進到了極致。縱然是道境大能,只怕輕易也未能將其完整的模擬出來。九合宗竟有此能,不得不令歸無咎心生顧慮。
若是這模擬方法失準,其後的一切推斷,都是無源之水。
聽聞歸無咎疑問,魯兵文正色道:“歸道友放心。此法乃是我九合宗立身之本,魯某自然心中有數。”
“近道演化之難,自不待言。其實自敏齊上真那一輩開始,就心中雪亮,模擬近道境中的變化,非人道中修至至境的上尊不可。只是吾宗法門,別有玄妙,但求其歸,不演其序。”
魯兵文為歸無咎詳細演示其中精奧。
原來,眼前這人物模型之中的藍色氣機,乃是取自幽寰宗一絲“羲和幻水”,此物別具一種特殊的演化之功,正是當年屈敏齊自幽寰宗內求取的人情。
其中密奧,正是他方才所言的八個字:
但求其歸,不演其序。
突破近道境界的那種極限混亂,的確不能復刻;方才這具人身模型之中的氣機運轉之勢,與真正的近道破境,其實毫無關係。但是奇妙的是,只要契合了相應條件,雖然過程有差,但是結果那一瞬的示現,卻是準確無疑的。
其中委曲細節,乃是屈敏齊師兄荊慧月成就近道境後,閱覽了本宗初祖元尊無念子所傳心法,方才知之。故而最是確鑿不過。
至於眼前這所山壁洞府,看似粗陋,其實亦是幽寰宗以莫大心血鑄成的根基。
山根之下,暗藏一道六合二十四定位的龐大陣門。
這演示之法,每動用一次,都要消耗數量不菲的資糧。一次兩次還算不得什麼,但是數百萬次下來,九合宗積蓄的損耗,也是一個驚人的數目。
因為按照屈敏齊所傳法訣,唯有以此模型無暇運轉四百萬次之後,才能證明這一脈道傳,無懈可擊。
百,千,萬,十萬,百萬次嘗試之後。
九合宗上下,皆以為圓滿無暇、偉業已成。其後的步驟,只是順理成章,因循成例而已。
卻不想……三百萬次後,終於還是出了岔子。
聽明原委,歸無咎面無表情,只淡淡道:“勞煩魯道友再試一次。”
同時閉上雙目,玄功默運,感應其中變化。
魯兵文道一聲“可”,再度出手。
第二次試演完畢,魯兵文面色一正,與歸無咎四目相對。
歸無咎依舊是淡定非常,笑言道:“勞煩魯道友再試一次。”
魯兵文面色微異,微一頷首。
不過施展機關,依舊無有半分遲疑。
第一次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