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散後,歸無咎在園中靜坐,調息凝神,聚斂鋒芒。
黃采薇卻在為黃希音洗澡。
黃采薇作為“芎薇”一族的精怪,其實擅長數種最基礎的五行法術,尤其以水行、木行為最佳。
此刻,但見數百枚碧葉聚成一端,葉尖指向一處,不住地有點點滴滴清水生出。
不過那清水卻並不落地,而是匯聚成一道玲瓏鮮活的小水池,浮在空中,水深不過一尺,黃希音在其中撲擊嬉戲。
黃希音平素異常乖巧可愛,頗有淑女之風,但此時難得入水,不但不懼,反而異常興奮,手舞足蹈像是個男童氣象。
黃采薇照顧黃希音已有兩月餘,對這善解人意的小娃娃也是漸漸生出喜愛,儼然對待自己的兒女和姊妹一般。此刻黃采薇化作人形,雙手托腮,兩隻水靈靈的眼睛一眨不眨的觀看黃希音戲水。
黃采薇歪著腦袋,手臂再度化成綠色藤蘿,輕輕抖動。但見一道與人修真氣、妖族妖氣俱不相同的清靈之氣,驀然結成兩個葫蘆,瓜熟蒂落。
黃采薇捧著葫蘆,將其拋撒在水中,一沉一浮,逗弄黃希音去捉。頑到興起處,連連拍手,發出人聲,“咯咯咯咯”笑個不停。
忽然黃采薇似乎想起一事,連忙自兜囊中將“照影石”取出,記錄下黃希音戲水的畫面。
歸無咎入定之時,心中觀想之象亦在寶劍和頑石之間不住切換,心意流動愈發圓融,苦澀之意盡去,不由暗暗點頭。
歸無咎宴飲之後返回居所,隱隱感到心中似乎蒙了一層薄薄的霧氣,似乎遮斷光明,不復通脫爽利。返身觀之,立刻知曉自己勢如破竹久矣,如今終於又遇到了“九九劫關”中的一關。
這一關乃是三十六心劫中的一道,在越衡宗經典之中並非以經文詮釋,而是以兩個故事說明其中道理。
其中一個故事名為“天子下凡”。
說是一國國君微服私訪,忽然天地之間生出怪異颶風,將這國君捲到杳無人煙的雪山之中。
說來也是不幸中的萬幸,天風止歇後,這位國君落足之處,正是靠近中大雪山中一處“小棧”的位置,相隔不過數十丈。
所謂“小棧”,乃是雪山之中為了防止獵戶山民中途遭遇暴雪難以存身,每隔十數里、二三十里建造的小屋。此屋以陳年積木釘入堅冰凍土之中,最是堅牢不過,再大的風雪也奈何不得。
不僅如此,“小棧”中暗藏的火種、薪炭、食物、被褥等異常豐厚,足可保障月餘飲食。清水在水缸中凍成堅冰,旁有鐵錐水壺,亦可鑿開取水。
往常獵戶山民入雪山,最怕的就是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兩處“小棧”之間遭遇暴風雪,那時便性命危矣。但若是遭到惡劣天氣時,已有“小棧”作為倚仗,那便可高枕無憂了。
可是,半個月之後,當屬地官員接到山民報訊,趕到這處“小棧”時。這位國君已經瘐死久矣。
屬吏入殮其屍身時,卻發覺國君的牙齒已經掉了幾顆在地上,翻揀在一旁的山薯上,還留著幾個淡淡的牙印。
原來,這位國君貴為君王,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縱然有現成的食料、火種在面前,卻不知如何使用。
國君對於桌上最顯眼處的火石視而不見。未經火烤,那生山薯凍得比堅冰還硬,哪裡能夠食用?
另一個故事名為“友鄰掘金”。
卻說兩戶人家,各自都有些產業,行事尚算勤勉。
有一日,其中一家在家中掘井,忽然掘出一包黃金,闔家上下不由地大為歡喜,以為就此大富大貴。
鄰居的當家人,不免心中沮喪。其妻見之,勸說道:“吾守吾常爾,何羨之有?”奉勸其夫勿要心有旁騖,努力經營自家事業便是。
不過數年,這一戶人家家底愈發殷實,家業蒸蒸日上;而鄰居卻因井中掘金,一夜暴富,終於沉湎於酒色歡愉,三年內就敗盡了家業。
須知掘出黃金這一戶人家,絕非好逸惡勞之輩,原先心性甚為淳樸良善,經營產業之用心勤勉,不在鄰居這一對夫妻之下。
只因飛來橫財,打亂心性章法,反而成殃。
回憶典章,歸無咎心境萬變遷流。
在越衡宗時,歸無咎是陰魚九珠,開派一人;其後縱然有軒轅懷橫空出世,但歸無咎走上了“天人立地根”的道途之後,有全珠為助,自信成道後也不遜於軒轅懷。
突破圓滿之上,同輩之中,難求一敗。
直到前日和魔道中南姓書生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