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人類科技崛起> 第四十六章 蛛網式演算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六章 蛛網式演算法 (1 / 3)

方院士的這個專案是完全的官方背書,支援力度之大也是空前的。

華科院是主導的核心專案組,另外還有11個高等院校研究所共同配合。

針對華國目前嚴峻的人口老齡化趨勢、醫療保障系統壓力越來越大等問題,這次官方準備出大力在這個專案上,希望有所建樹。

有了官方的出面,專案的基礎資訊採集有了一個穩定的保障。

所有醫療單位接受統一的工作安排,對病患病情、初步診斷、治療方案等進行前期的人工錄入,這是構建整個系統的最基礎部分。

目前的問題在於全國醫療資源的整體統籌調撥都還是以人工為主導,

各市、縣、鄉村、社群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

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社群醫院無人問津...

導致這些問題的發生,其內在的因素有很多:

看病治病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希望獲得更好的治療,

小醫院、社群醫院沒有好醫生、裝置也不全,這是所有人下意識的共識。

這是一個很難解的問題,因為現狀就是好醫生好資源確實都在大醫院。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整合全華國的醫療資源,使得整體醫療服務機構的公信力成為一個整體。

使得小醫院,甚至社群醫院的醫療能力獲得公眾的認可。

還有對於病人的初期診斷也至關重要,如何快速地區分出病症的輕重緩急,不僅能大幅度提升診治效率,也能在整體上完成不同程度病患的診治分配。

智慧醫療這個概念的出現,就是針對解決這些問題而提出的。

透過大資料的積累,以後所有人都可以透過線上進行第一次的病情排查,然後透過系統推薦到指定醫療點進行復查,這樣一來醫療的效率將會獲得極大的提升。

當然這一步的建立需要很多的基礎條件:人工智慧對病情初期診斷的正確率要求很高,基礎醫療單位足夠密集分佈,病患調配系統資訊全面互通,醫藥、醫療器械資源庫存、進出項資訊統籌...

目前,華國的基礎醫療單位建設已經基本滿足條件。

剩下的都需要透過一個足夠強大的智慧中樞來完成統籌排程。

這便是方院士所領導專案的目標,

而這個專案的難點便是這個強大的中樞核心人工智慧系統,以及初期病情智慧判斷準確率。

吳奇之所以對這個專案產生興趣,主要便是因為這個是關乎華國國計民生的大事,與自己的使命系列任務的目標相一致。

受自己父親、開大梁教授的影響,吳奇也希望為自己祖國盡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

有華國官方做背書,這樣聲勢浩大的專案所產生的積分收益也是巨大的。

影響十幾億人口的專案可不多,錯過了很可惜。

基礎工作都已經有人完成,而不足的方面又正好是吳奇所擅長的。

所以,這麼合適的機會,吳奇自然便有興趣加入了。

這個專案還給了吳奇一個啟發:

想要完成一個目標,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地去做,這樣不僅耗時、耗精力、耗錢,在時效性上也有風險。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什麼都從零開始,很容易就失去了技術上的優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