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市首作為會議主持,在最後一個發表了意見。
除了之前其他官員提到的人才扶持、徵地補助、政策傾斜之外。
他還補充了一個更大的優惠,那就是海都市單獨出的專項扶持基金,以及一筆給吳奇個人提供的1個億的低利率貸款。
這個是其他城市沒有提出的優惠政策,目的是為了抵消海都在爭取這個專案上的劣勢。
高新企業的稅收本來就算低的,一般是15個點。
海都在這一塊上沒辦法再做調整了,這是華國整體政策上的最低額。
但是華國為了扶持南島迅速成為新的南海貿易中心,在稅收一塊有特殊的照顧,只有10%。
郭欣月提供的十幾個工廠以及城市,唯獨南島的優勢突出。
為了盡全力爭取,湯市首在會議之前便確定了這樣補充的優惠政策。
蘇立來之前就跟吳奇談到過這個問題,最大的取捨也是在海都與南島之間。
海都的優勢是市場資源、物流交通、人才儲備等方面。
而南島則是有三點優勢:稅收最低,國際市場通路便捷,現成廠房流水線新、規模大。
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南島對於公司發展更為有利。
所以海都才會捨得另外砸錢誘惑。
湯市首說完,所有人都看向吳奇等一行人,等著他們進行選擇。
梁士博、沈璐瑤和陳鋒也看向蘇立和吳奇,這兩位才是公司的核心。
吳奇原本對專案選址是沒什麼傾向的,在哪對他來說是真的無所謂,往後一年是否多交五個點的稅也影響不到他。
但是專案起步自然是資金越多越好,湯市首的最後一擊,還是讓吳奇心動了。
多這一個億,自己又可以搞個新東西出來。
這一個億可不是專項資金,他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吳奇看向蘇立,自己即使有了傾向也是依然會遵從蘇立的選擇。
蘇立在湯市首說出最後條件的時候,就看到了吳奇的反應。
“海都吧。”
蘇立直接就做了選擇,然後看向吳奇。
吳奇沒說什麼,笑著點點頭回應。
“好好好!多謝各位對海都的支援。”
湯市首也沒想到對方這麼快就做出了選擇,欣喜地說完,帶頭站起來鼓掌。
星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算是確定了在海都落戶了,海都市所有高層都喜氣洋洋。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公司會成為海都一張新的金字招牌。
而星火科技也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一筆國家級專項資金,一筆海都專項資金,再加上現成的廠房,前期自己所有支付的資金被降到了極點。
公企改私企的事可不多,還有這麼多的優惠政策,也看得出華國對鋰電池專案抱有很大的期望。
接下來具體的實施、配合吳奇就興趣不大了,只不過這一桌子的海都要員坐著,他也不好跑路,只能默默地在一旁聽著,腦子裡則盤算著一個億拿來做點什麼。
梁士博跟華科院來的方院士似乎很熟,兩人坐在一起悄悄說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