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此事,也才有機會與您得以相認。
世事本難料,本就說不清楚...”
吳奇對這些倒是沒那麼在意,就像自己得到系統一樣,都是冥冥之中的定數,是福還是禍說不清楚,接著就是了。
隨著兩人爺孫關係的確立,幾人之間的談話也逐漸沒了生分的感覺。
一番交談之後,呂自在拉著吳奇去廠裡逛逛。
“退休了之後,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就搞了這麼個合金工廠,主營:鎢鋼、鋁合金...
效益不是很好,只有幾個固定客戶的訂單撐著...”
呂自在帶著吳奇逛著廠房,嘴裡介紹著工廠的一些基本情況。
吳奇對合金這一塊瞭解不多,不過倒是很有興趣。
金屬合金是以後必然要涉獵的一個方向,是高精製造業、計算機硬體行業、工業生產線...等等眾多行業的基礎。
以後想在這些行業中有所作為,材料尤其是合金材料是以後一個重要的基石。
廠區佔地近四百畝,三人走走停停也逛了近兩個小時。
最後到了研發中心大樓才算是結束。
透過一路上呂自在的介紹和呂思雨的一旁補充,吳奇對這家公司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這家呂氏金屬合金公司可沒有呂自在說得那麼不堪。
公司背後有完整鎢產業鏈配套支撐,有華國最高標準級別的黑鎢精礦和白鎢精礦,
鎢冶煉技術也是國際領先的,在華國硬質鋼行業裡產量和品質都是排的上名次的。
只是吳奇想不通的是,這樣一家規模龐大還有官方背景的大廠憑呂自在這個門外漢就能一手建成了?
不過這個問題不久便從呂思雨那得到了答案,這家公司只是掛靠在浙省鎢業控股集團之下的一個子公司,負責承擔一部分最下游的成品製造業務。
雖然也有一個幾十人的研發團隊,但研發的方向卻是放在鋁合金方面,呂自在說自己公司就寥寥幾個訂單說的便是鋁合金業務。
研發可比生產難多了,公司短短几年時間,沒有建樹也算正常。
不過讓吳奇沒想到的劇情來了。
帶著吳奇來到研發中心頂樓後,呂自在開啟了一處位置偏僻的配電間的鐵門。
裡面赫然有著一部特殊的電梯,帶著疑惑,吳奇跟著兩人進入電梯,來到了一處隱秘的地方。
電梯上除了開關門的按鈕,就只有兩個樓層按鈕,也沒有具體的數字顯示,只是在啟動後能感覺到電梯是在下行。
按照下行的時間推算,這是到了研究中心大樓的地下。
走出電梯,穿過一條五六十米長的甬道,盡頭處一扇磨砂玻璃門映入眼簾。
玻璃門上貼著幾個大字:
天造104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