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奇根據蘇立的建議,也讓代理人提前為自己在國內註冊了兩家公司。
一家是經營鋰電池的公司叫“星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星火意喻星星之火,全新的鋰電池將猶如星星之火,將在全球能源市場燎起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火。
原本代理人的建議是直接註冊到維爾京群島上去,可以避開很多稅收。
全球各國包括華國在內,很多大公司都是這麼操作的。
但這個做法不適用於吳奇,沒有考慮多久就拒絕了。
至於之後打算進入國際市場,情況就比較複雜了,要避開一些國家的反壟斷方案、避開重稅的時候再做打算也不遲。
吳奇不想在這種問題上浪費自己太多精力,時機到了自然會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和代理公司出面替自己搞定一切。
還有一家公司是吳奇打算自己來運營的主公司,作為自己以後的研發中心。
參觀了開大梁教授的實驗室後,這種想法最近就一直在吳奇腦中環繞。
有了初步的資金積累,吳奇便想著搞個固定的研發中心來方便自己進行各種實驗。
並且以這家公司名義對外發布新成果,形成統一的影響力。
公司的名稱吳奇早就想好了未來科技,將未來帶至現在。
吳奇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加速推動科技的進步,讓未來成為現在。
目前先註冊一個公司,然後慢慢想辦法拿地,建實驗中心...
這些只能徐徐圖之,手頭上的資金還不足以支撐這一切的建立。
而且,如果以後自己還是這樣有一個新發明就搞一個公司也太累了。
以後自己勢必涉及越來越多的領域,將所有的錢都收自己口袋裡是不現實的事情,也很危險。
與其成為眾矢之的,還不如換種方式,透過授權專利或者技術的方式,推動整個華國科技的全面升級,讓眾多華國企業共同受益。
以此來形成龐大的利益共同體,對內互利,對外團結。
這幾天吳奇每天都有抽空去醫院看陳鋒,他的回覆狀況很好,相信再過一兩天便可以出院了。
吳奇也和陳鋒談好了工作的安排,暫時跟著蘇立幫忙忙活星火新能源的各項事宜。
陳鋒起初還是一直在拒絕,吳奇一遍遍耐心地勸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才使得他最終答應了下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吳奇提及了對常雅的擔憂,西門宇在一旁虎視眈眈,常雅隨時可能遭遇危險。
陳鋒嘴裡說得好聽,說都放下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心內的不甘。
在家閉關修煉了幾天之後,吳奇終於將論文撰寫完成,並將其傳送給了梁士博幫忙檢查。
鋰電池相關的專利申請也已經提交,只不過這種專利申請貌似都很慢,一般都要兩三年。
不過自己這個比較特殊,應該在時間上不會拖這麼久,先等著吧。
梁教授那邊申請一提交完成,自己這邊估計也就快了。
忙活了幾天,將手頭上的事情弄完。
吳奇決定將故意掛了幾天的功法任務給完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