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等這些種族在外面刨洞穴、建木屋呢?
這些人又不多,他們在來到了這裡之後,直接將他們收為自己人不是更好嗎?
用自己人穿上他們這些種族的皮套,直接給他們增加一波人數。
然後在各方的協力之下,建造出一個個擁有種族風格的聚居區。
這種欣欣向榮、未來一片美好的景象,難道不會更加吸引外人的加入嗎?
現在搞的這一出,簡直就像是在脫離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而他們心中的這個問題,立馬就得到了蟲族聰明人的解釋。
理由其實很簡單。
他們早已得知,外界的許多的種族都在過著苦日子。
然後在其他某些宇宙當中,還有著許多強大的種族,依舊還在持續的與對手交戰著。
這些強大的種族下轄的陸地極大。
要是等他們結束了戰鬥,蟲族這邊的地盤或許就會被他們給盯上。
為了能夠獲得更多優質的模板,為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軍隊。
於是戰略部的人,就打算換一種吸納外人的策略。
一個會無限制的吸納外人,並且在外人來了之後,很快就會在對方的幫助下得到發展。
這種勢力,看起來就像的確是一個完美的投靠物件。
但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並不是的!
那些腦子不是非常好使的人,口中的這個所謂的完美策略,實際上並不能起到很好的吸引效果。
反之,它會讓許多在智力上有優勢的的種族感覺極為不適。
這麼無私接納,像是掏心窩子去幫別人的種族,一看就是別有所圖。
由於害怕掉進坑裡,於是很多想來的高質量種族,就會因此而畏葸不前。
敢來的,除了那些惹了麻煩,需要找個地方避難的。
剩下的大多,肯定都是那種腦子不是陶好使的種族。
這些愚笨的種族,只要來了蟲族肯定還是會收的。
不過缺了一些高質量的種族,這種收集的工作就不夠完美了。
這種方案,並不符合蟲族的發展戰略。
於是乎,蟲族就開始刻意的設定門檻。
前期的屍族和骨族,蟲族給他們安排的角色,是大戰之前就已經和新族攪和在一起的。
三個種族一直同流合汙,於是才能在大戰之後儲存自己的實力。
第二批這是帶族這些主動投靠的。
他們既然願意在局勢並不算明朗的情況下,就願意主動加入。
他們的這種做法,三個種族還是非常讚賞的。
於是就會給他們安排土地和一些物資。
而後面再來的那些種族,基本不是走投無路,就是看你強大,想得到保護。
而蟲族怎麼可能會淪為保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