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二郎聞言哭笑不得地看他老子是不是喝多了,“我就這麼一個弟弟,你和我娘就是晚來得子,他也不是六郎。
誰有六郎傻,屁大點起打不過都幫我咬人了。再說了,你不看你老兒媳有多會做人,我兩兄弟不齊心,絕無可能!”
“好兒子!”顧二柱端起湯碗,示意兒子也端湯碗也來一口的,“爹這輩子幹的再對不過的一樁事,就是把你們娘哄到手了。”
“不是挑對倆兒媳?”
“你倆要長得歪瓜裂棗,你們老子我再咋挑都不好使,人家不要圖啥。咱們家能有今天,你娘功勞大了啊。
我不會不知你們打小起你娘私下咋教你們,只不過確實對不住你娘,權當不知你娘教你們疏遠你爺奶罷了。
你奶啥性子,我自個親孃,哪會不知我不聽她的娶你娘進門,你娘成她眼中釘肉中刺,哪會善待你娘。
只是那時心裡老覺得你奶再咋磋磨兒媳,她打你掐你娘不會的,頂多說話難聽,等你娘進門日子長了,日久見人心。
你奶遲早會知道你娘有多明事理,有這麼一個兒媳婦補上你大伯孃不足,多好的事兒,可惜我想的太好了。
你們娘是樣樣被我猜中了,她明事理,識大體,剛進門也是啥啥都讓著你大伯孃,可有些人不惜福啊。
是我想岔了,一直到你三嬸進門了,我才看出你奶寧願有四個傻兒媳都不想有一個兒媳腦子太好使。
兒媳腦子太好使了,太會算了,她不好當家了。這也是你老叔相中你老嬸,我樂意搭把手的緣故。
你老嬸瞅著腦子不好使的樣子,好好的一個鎮上姑娘非要嫁你老叔,可她老子娘兄弟大哥市儈算計。
我就打聽到你們老嬸很聽話,要不是你老叔長相好,會哄人,我又改了家規,她家哪會和咱們家結親。
也就你爺爺不知光供你大伯讀書讀了大半輩子讀不出名堂,好人家都不樂意把閨女許配給他下面三個兒子。
誰能看不出只要你爺爺不鬆口分家,好處都是長子佔齊了,把閨女嫁進來不要圖啥。
所以不光你姥爺當初鐵了心不樂意把你娘許配給我,連你老叔岳父也有言在先不能動他閨女陪嫁。
怕啥樣子似的,生怕他閨女進門保不住陪嫁,把你們大爺爺都氣得罵你爺爺找不著老兒媳咋的。
可這麼一個人家出來的閨女,腦子再不好使都會護食啊,你爺奶不是嫌棄你娘沒嫁妝?我黑心地推了把。
果然,你老叔娶了媳婦較真上了,可惜我算準了人心,還是錯估了你爺奶有多狠心,還是落不了個好。”
看著說完抬頭望屋頂的老子,顧二郎和顧文軒相視一眼,顧文軒會意開口,“爹,你還有兒子心疼你。”
“噗呲”一聲,顧二郎笑出聲,他弟到底是學會哄人了沒?“‘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壞事不定是壞事,爹,他們要偏心你,搞不好還害了你,大伯即使讀了那麼多年聖賢書又如何。
他至今還是哪哪都不如你,連大郎都被教得毫無擔當,快三十的人了,還一事無成,這是報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