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村依山傍水,身後有起伏連綿的大山,村內有一條河流穿流而過,河的兩邊都是田地。
兩邊田地雖不多,卻也是和這條河將清河村非常明確,且清晰地隔成了一個河東顧和一個河西周。
坐馬車有坐馬車的好處,周老秀才和週四順雖說率先一步前行,但周長平和大江等人也不慢。
只是河西的村道不如河東有規劃一般齊整,河東就有著從村口到村尾的兩條可容納牛馬車來回的主道。
其中一條主道和河西一樣是青石路,剩下的一條主道卻不是曲折不平的土路小徑,而是石子鋪就的大路。
河西這邊的村道,尤其是越挨近村子中間,土路就多了,卻往往是從這家門前經過還要繞到那家後門外穿過。
但這也是一條道,大江陪同周長平等人乘坐的馬車就是走的這一條道,不曾想反而比他大爺爺和他爹還先到家。
馬車騾車的前後進了後院,周大丫在大江的攙扶之下要下了馬車時便聽見小河嚷嚷著哥哥的蹬著小短腿從前面跑來。
你大姐我呢,不要了?
“哥哥,咱爹孃呢?”小河邊跑邊找,目光掃視到後面的時候,他咧嘴笑了,腳步一轉就朝後面衝去,“孃親~”
“這會兒太開心了,你們不在家這些時日還像小大人一樣。”周大丫生怕大弟又說教小弟的趕緊作出解釋。
大江想也是如此,見小河撲向孃親之後等站穩還知向叔嬸行禮問安,他便笑笑點頭鬆開扶著大姐的雙手。
周大丫見狀暗鬆了口氣,心想可算不拿她當三丫了,她還能自己下不了馬車,就是要生了手腳都利索著了。
“這兒有我,你先去前頭。”說著,她推了一下大江,快步,不,只是稍稍邁大腳步地朝後面走去。
沒法子,她如今可嬌弱了,稍稍走快一點就傳到蘭姨那兒,咋地也得坐著靠著,還大半天不能出門了。
大江沒和他大姐客氣,剛到家事情多著了,見她不像往常火急火燎地走路,便先拉他長平叔一道去前面。
前面正院,無須大白氏操心,管家已經準時吩咐婆子備好熱水,只等週四順和大江沐浴之後放鞭炮發喜餅。
和周家一樣,榆園那邊一行人風塵僕僕回來,各院皆已備好熱水,就連飯菜也是送到各個院子裡。
唯有東路院今晚是不開伙了,連周半夏也因快臨產被攆回西路院歇著去,誰還會讓她此時陪長輩嘮家常。
顧文軒一等他爹孃去正院,不用他大哥主動開口當壞人,他便先道了一聲失陪,陪媳婦回西路院了。
外院正廳。
顧老爺子很不滿意二兒子起先居然不請他進後面正院歇著,他又不是沒去過後面正院,那裡頭大著了。
不就擦一把,當他沒聽老婆子說起光裡頭上房後面泡澡的屋子就有家裡半個廳堂大,上房還能沒有他待的地兒?
但這話不好說出口啊,賊兒子翅膀長硬了,敢說,賊兒子就敢不要臉面懟他老不休的不知兒媳在後頭梳洗更衣。
唉,兒子不像兒子,孫子不像孫子,再有出息有啥用,出門這麼多天了也沒問他這個老子在家過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