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一聽這話,再推也推不動她家孩子爹進淨房,不由輕笑出聲,想想還是掏出一封書信拍在孩子爹手上。
“三丫寫的?”
周半夏很公平,給親爹孃寫了信,還不忘給公公婆婆也書寫一封,連封面上勾畫的的半夏草也是一模一樣。
顧二柱拿到這一封書信,瞥了眼封面之後,他也不急著取出信箋了,但還是要媳婦進淨房給他擦背的。
“慣的你。”
顧二柱揶揄地睨了眼劉氏,“你想讓丫鬟給你爺們擦背?沒良心的,你爺們為你守身如玉都不懂。”
“是,等天熱了可別在外頭光膀子啊。”劉氏說著,自己先樂了,“多大年紀了,要被人聽到鬧笑話了。”
“二伯老兩口那麼大年紀了還媳婦兒啊媳婦兒的叫著,大伯說你當太爺爺了,二伯說我當太爺爺,我媳婦兒不是我媳婦兒了?”
劉氏被顧二柱成功逗笑。
“瞅著大伯老兩口這輩子相敬如賓的,可還是比不上二伯老兩口,二伯老兩口那樣子才是過日子。
兩口子過日子哪能沒有拌嘴的時候,剛成親不會,等有孩子,事兒多了,兩口子總有想法不一樣的時候。
大伯孃是啥啥都讓著大伯,啥啥都聽大伯,不像二伯孃被惹惱了,二伯都蔫吧了,二伯孃比大伯孃有福氣多了。
咱六郎和三丫小兩口就有點像二伯老兩口,他們小兩口乾啥都有商有量,我不擔心他小兩口會吃虧。”
“那你還擔心啥?”劉氏推了下解下衣物還不邁進浴桶的顧二柱,“怕他們小兩口被捧太高,得意忘形了?”
顧二柱點了點頭,進浴桶坐好之後被熱水一泡,舒服得他不由閉上雙眼,“有點,就說趙老三這回好了。
他趙老三用心不良啊,他知道以咱們家和他家的交情,咱們不在家比在家還好,六郎小兩口不會不幫襯趙老二。
我就說這老小子之前來書信說啥讓咱們多待些時日,等他進京碰頭啥的沒安好心,這不,這老小子先跑回老窩了。”
那是人家客氣話,得知你進京了,還登門趙府拜見他老子娘,即使尚且不知他老子老弟挖他牆角,也想和你說一聲,有所招待不周,看在當兄弟的份上,讓你原諒一二,回頭再聚聚喝兩杯。
“一回老窩,第二天就拉他媳婦兒上咱們家了,以咱三丫的性子,還不覺得他這個趙三叔為人很講究了。
聽著這回還要拉走老多貨物,又是讓咱三丫賺一筆,還長輩的連他媳婦當嬸孃的都從府城趕去瞅她。
你尋思尋思,換你,剛剛好趕在你快要生的時候讓他媳婦一道來,你會覺得這老小子當長輩的好不好?”
“好。”
“這不是了,好他趙老三和我家孩子耍起人心了!還有田家,這勢頭有點不妙,咋田老爺出來主事了?
就咱們青陽縣城,錢家倒了,方家被連累了,趙老二不敢出頭,不是還有廖家,何時輪到田家充大頭?
還有王掌櫃,我聽著那天抓鬮的時候就是他當的中人,他何時有此雅興摻和其中,不可能為三丫——”
“你等一下。”劉氏趕緊用巾帕擦乾手向去拿起被顧二柱放在一旁高几上方的書信,“等你看了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