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娘很高興。
給誰送謝禮,都沒有比給六郎小兩口送謝禮的更令人頭疼了,他們小兩口如今啥啥都不缺,吃喝又講究。
光她家虎妞知道的,山參,三丫手頭連百年參都有好幾根,更不用說靈芝銀耳那些,送的人實在太多了。
偏偏這謝禮還輕不得、重不得,輕了沒誠意,重了一準有回禮,又像沒收謝禮一樣,往後有啥事就不好開口了。
好在華子(顧文華)他娘腦子好使,這回就從孃家妹子那兒給三丫兩口子找來窖藏酒頭,可算讓她想起來送啥好了。
中意就好。
“和三丫好好處著,有啥好處,她不會落下你。”見顧大昌家的和麥青離開有些時候,馬大娘開始教女。
這話,馬珊聽得耳朵都聽出繭子,“知道了,我和三丫說得來又不是圖沾便宜,就她一個弟媳,我還能不和她好好處著啊。”
又嫌她嘮嘮叨叨了,馬大娘沒好氣地拍了下老閨女,“說你是誰,不說你是誰,不說了,老孃走了。”
“不再坐會兒啊,行,早點回去早點歇著,我爹那兒會有你姑爺送他回去,我不陪你出去了——”
馬大娘氣笑,“打住!老孃都還沒站起來呢,就趕你娘走了,你可真是孃的孝順閨女,當老孃稀罕待你這兒?”
咋又惱了?
不是你說要回去了?
馬珊自認為她沒有說錯什麼,但敢說這話?她連忙雙手去抱著她親孃胳膊,“你又不是不知你閨女不會說話。
我不是擔心太晚了外頭冷嘛,我回去又不遠的,只幾步路,想你了立馬能見著,幹啥不先讓你早點歇著呢。”
“是,你說的都是理。”就是咋不多學學三丫,瞅三丫是咋待她那個孃的,她那個娘還能和我這個當孃的比?
馬大娘想起周半夏沒有半點嫌棄李氏不說,還老親暱的挺著個大肚子了非要陪李氏出去,等李氏走了人影子都不見了,才依依不捨回房的樣子,她就好心酸的,她家虎妞就沒有和她這麼親了。
這要換成三丫,太晚了外頭冷怕啥,剛好婆婆不在家,住一宿唄,娘倆還能睡一個炕好生嘮嘮。
唉,不該她爹的當小子養大的,好好的一個閨女被養得和兒子一個樣,有了媳婦孩子和親孃都不親了。
“你小哥倒是不想分家,我和你爹想和你小哥過日子了,往後你要和你二嫂三嫂處不來,好歹還有你大嫂和小嫂護你。”
“二嫂三嫂今兒又說啥了?”
“她們還能說啥,你大哥是長子,理應你大哥去衙門當差。就是你二嫂今兒回孃家了,說要住兩天再回來。”
“那住唄,你搭理她幹啥,二哥敢和她一個鼻孔出氣就讓我爹收拾他。這還沒分家呢,擺臉色給誰看!
要我說,還是那個意思,分家行,就是東西不能一下子給太多了,連我大哥那兒,你和我爹還得拿大頭。
娘,不是誰家都和我婆家一樣的,我公公婆婆早早把兩個兒子分開,是我和三丫嫁妝比他們家底還多。
不分開,再合在一起,我公公婆婆怕我和三丫再要好,日子長了免不了離心,還會讓兩兒子鬧不和。
早早分開多好,我拿陪嫁鋪子租子給你姑爺花用,你就不說我了,連你姑爺想買莊子,你都樂意借你姑爺——”
馬大娘嚇得連忙捂住閨女一張嘴,捂嚴實了,收回剛剛下意識看向房門口的目光,“咋啥都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