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們家那位老太太,她這人怎麼說呢,怎麼看兒媳怎麼不順眼,但對她自己生的閨女,還是很在意很心疼的。
像給大姑找的夫家就很不錯,屠戶是不好聽,但殺豬有肉吃,大姑父又是長子,她相中了,老爺子不答應都不行。
輪到給老姑找人家,我們家那位老太太又聰明瞭一回,找咱爹拿主意了,說她不想聽老頭子的給老姑找個讀書人。
剛好,咱爹也有這個想法,讀書人是好聽,可百無一用是書生,關鍵是老姑長相也就只是一般般過得去。”
可不!
她大姐周大丫長得多好,她爹都從不曾動過心思給大閨女找個讀書人,或是嫁進什麼富裕人家。
也就顧家這位老爺子沒有自知之明,是他有足夠的權勢,還是老閨女嫁妝多到讀書人上趕著給他當姑爺?
“再一個,咱爹就是不說,其實很好理解,咱爹兄妹六人,老姑和老叔最像,比爹和大姑這對龍鳳胎還像。”
是的!
別看你大姑看似不怎麼愛貼補孃家,其實和你爹一樣是個冤大頭,你爹都那麼說了,她還是你大伯第二大債主。
可見你大姑罵罵咧咧的嘴硬,實則還是很心疼你大伯,自己都有三個兒子了,還明的暗的給你大伯送銀子。
“老姑就和老叔一樣很聰明,你看咱娘說過老姑和哪個嫂子特別好沒有?”顧文軒趕緊給周半夏夾一筷子菜。
他這憨媳婦有瓜吃,聽著聽著只知往嘴裡撥米飯,不吃菜了,“老姑在我的印象裡,她就從不摻和幾個嫂子吵架。
即便是有聽到,能躲她躲得老快了,躲不了她都會立馬喊娘,等老太太出來,不等老太太罵兒媳婦,她就跑了。
更別說老姑嫁出去以後,不要她看之前好似每天往孃家跑,家裡哪個嫂子要是稍稍大聲一點,她又跑得飛快。”
“……”是顧老姑能幹得出來的事兒,周半夏嚥下嘴裡菜,想想還是不發言顧老姑這人如今也是兩不幫。
不說前年顧大郎兩口子和顧三郎兩口子打起來一事,顧老姑事後聽顧三郎媳婦告狀都哈哈地岔開話題。
前不久,大伯母小田氏和三嬸王氏在四房見面的時候又吵嘴了,顧老姑就在場,聽老嬸說也是逃得很快。
顧老姑就很怕得罪哪個嫂子,曾經當著她和馬珊的面教寶丫的時候就直言了當提起當小姑子的管不了,也不好管。
“說老姑自私吧,她又沒有討好哪個嫂子為她自己謀好處,或是幫她親孃踩著嫂子幹什麼的,就是一個自掃自己門前雪的性子。”
這已經可以了,這年頭多的是姑奶奶拿大,像周大牛那個水性楊花的閨女不就出嫁了還拿主意一把藥毒死兩個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