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瞅著書本不夠數也擱著瓶瓶罐罐,再加上牆上字畫,這氣派的,裡裡外外透著不是一般人家能住得了。
“這宅子,兄弟,你信不信三丫連一宿都不敢住?”顧二柱說笑著右腳尖點了點方磚墁地上鋪著帶金絲的紅地毯。
常青忍俊不禁點頭,果斷忽視顧二柱又忍不住稱他為兄弟的笑道,“是這樣子,我家姑娘從不以為她嬌貴。
就說這個宅子吧,皇恩浩大,當今天子之前追封縣主的時候,我家大人上摺子禮部那兒入冊的後人便是我家姑娘。
我家姑娘還無功不受祿的硬是不信她叔父的話,直到老爺拉她去祠堂拜見聖旨,她又讓老爺幫她收著。
為了這事兒,老爺想了不少法子,最後還是夫人讓我兩口子跟上姑娘回清河村,姑娘才不得不認了。
這就像高老夫人多留我家姑娘遲了兩年上衙門更改我家姑娘戶籍,按理來說我家姑娘要先回京再回村的。
陰差陽錯的,偏偏我家姑娘也不想陪高老夫人進京,見她師父不在了,她就一根筋的只想出高府回村。”
這話說的?
顧二柱見常青打了個眼色,是有些明白常青言外之意——高老夫人看似仁慈的多留了三丫兩年,還想回京的時候帶上三丫去見周大人,實則還是耽誤三丫前程,和周大人的謀算有了出錯。
“我家姑娘是聰慧,但她性子也犟得很,當時因有縣主遺言在先,大人這邊也不好派人去高府接觸姑娘。
再則,高老夫人之前還曾經找大師算卦得知姑娘命格要過兩道劫,方才歇了讓姑娘當貴人的心思。
總之,種種原因之下,縣主身前為了姑娘不捲入是非,也不讓大人這邊派人和姑娘透底,姑娘這才能回村。
姑娘回村的時候,大人這邊其實已經收到信,我們這些縣主的舊奴也以為先讓姑娘回村帶些時日不耽誤姑娘回京。”
這就叫天算不如人算,該是他的老兒媳,跑都跑不了!
“誰曾想姑娘不到我們收到訊息,她把她自己嫁出去了。”常青好笑搖頭,“我們老爺聽了還不相信。
先讓夫人去高府找高老夫人確定,得知連高老夫人都不知姑娘出嫁,老爺又派我跑了一趟你們青陽縣。
所以我之前才說我有去過青陽縣,當時擔心青陽縣那邊雲客來王掌櫃說詞有些偏頗,我還特意找的那邊賬房。
不得不說你人緣很好,那期間我在青陽縣打聽姑爺,說起是你兒子,連車行車伕都對你人品讚不絕口。”
顧二柱聽到這兒不由暢笑出聲,暗道你是不知我在哪兒混的,也幸好在縣城打聽,若是到鎮上就未必個個誇我了。
就算有人怕提到我免不了提及趙老三,怕得罪趙老三不敢說三道四,但免不了有那麼幾個老小子還記恨著。
說到底,還是年少無知時,在鎮上混的時候還不知名聲有多要緊,還是後頭娶了媳婦,方知好名聲頂頂緊要。
這不,利及老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