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便出了一身汗,隨後回房衝了個澡。
用過朝食,他就進書房研磨提筆一本正經地臨摹館閣體的字帖。
所謂字如其人。
背書是正途,但字不行也白搭。
之前住老院只有一個房間,進別墅又不方便,如今有了書房,他也不擔心臨時有人找他,手上還沾了墨。
又臨摹完一頁,顧文軒舒展了有些僵硬的胳膊。
見窗外天空太陽跑到正中,雖無鐘錶,也知到午時了。
只是,誰能告訴他為何他家炕上不是擺滿布料就是細帶子絲線?
找周半夏找到臥室的顧文軒大驚。
之前把那一行經文給繡好了收尾的時候不是答應了好好歇著?
“編中華結?”
“錯,是打絡子。”
哎喲媽呀,可累死人了!周半夏扭了扭發酸的脖子,右手指向自己右側,“如何?”
得提醒,顧文軒這時才看到周半夏右側有個笸籮,裡面有好幾個款式不一、大小不一,五彩斑斕的中華結。
“厲害了!”
陽奉陰違玩得老溜的,還讓他晚上少加班。
敢情他在客廳幹私活的時候,她自己也躲起來忙上了。
周半夏邊收起手上絲線,邊瞟了他一眼笑道,“剛開始手生,拆了好幾回,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
顧文軒挨個看了看,倒都是古色古香的花樣。
就是運氣不好被哪位穿越同行見到也不至於發現端倪起疑心。
“你是想賣這些花樣?”
又一猜就中。
“不能當年禮?”
“不是委託大嫂預定的那些東西都到齊了?”
太知根知底了,就是不好。
周半夏先說了說她打的新絡子花樣還能當盤扣,再提了提她之前決定當年禮寄給胡掌櫃的一些想法。
若胡掌櫃想私下找人打絡子攢起來,再一起推上市場好賺個時間差,她還想能接活。
正好婆婆打絡子手藝很不錯,村子裡最不缺的又是打絡子的婦人和姑娘。
到時交給婆婆管理帶大家一起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