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公是李子通的繼承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子通割據東海郡,並與琅琊郡的孫宣雅結盟來牽制彭城郡的隋軍,使李子通一直屹立不倒。
自從李子通在京城被渤海會毒殺後,孟海公作為東海郡第二號人物接管了李子通的部屬,不過他的威望比不上李子通,幾名大將並不服他,孟海公為此擺下鴻門宴,將反對他的人全部殺死在宴席上。
這一招極為狠毒,卻屬於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的敗招,雖然剷除了不服他的將領,但嚴重動搖了軍心,開始有士兵逃亡,士氣逐漸瓦解。
偏偏在這個時候張鉉率軍剿滅了琅琊郡的孫宣雅和王薄,東海郡的同盟消亡,楊義臣開始準備對東海郡進兵。
內憂外患之下,孟海公走投無路,最終決定接受朝廷招安,雙方在幾輪談判後,最終達成一致,孟海公解散所有軍隊,朝廷則任命他為東海郡太守,與此同時,隋軍虎牙郎將張則浩率軍三千進駐東海郡,東海郡自此迴歸大隋版圖。
但孟海公怎麼也想不到,他接受朝廷招安還沒有兩個月,朝廷就對他下手了,居然要把他調去汶山郡當太守。
孟海公從未聽說過汶山郡這個地方,當他終於得知,汶山郡還在蜀郡西面時,他頓時暴跳如雷,決定再次起兵造反。
東海郡也就是今天的連雲港,整個郡只有五個縣,北方的懷仁縣,西面的沭陽縣,南面的漣水縣以及郡治朐山縣和東海島上的東海縣,全郡人口五萬餘人,以種地和打魚為生。
但前幾年中原大亂,盜匪四起,十幾萬彭城郡人和下邳郡人逃進了東海郡,這些流民成就了李子通,使李子通最盛時擁有六萬賊軍。
雖然數萬士兵都解散了,但孟海公卻留有後手,他將東海郡最肥沃的土地分給了自己數千親信軍隊,使這些士兵留在了朐山縣和東海縣,另外,他在東海島上藏了一批兵器。
朐山縣城郡衙內,孟海公負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旁邊坐著他的軍師韓治水,孟海公重重哼了一聲道:“什麼金口玉言,他孃的比狗屁還臭,把我調去汶山郡,恐怕我連彭城郡都走不到就會暴死在路上,既然那個狗屁天子不仁不義,就休怪我孟海公翻臉無情。”
韓治水勸道:“使君先冷靜下來,要起兵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把兩件事考慮清楚,一是怎麼對付張則浩,其次我們起兵後怎麼辦?”
孟海公有些心煩意亂道:“官倉內現在還有一萬石糧食,另外我還有兩千心腹士兵可以召回,我已經派梁金輝去東海島召兵並起兵器,我想突襲隋軍大營。”
韓治水呵呵笑了起來,“使君現在可是東海郡太守,對付張則浩還需要突襲嗎?”
孟海公有些醒悟,“你的意思是說——”
韓治水緩緩道:“既然使君要走,就不妨再擺一次鴻門宴,請當地士紳名望來作陪,相信張則浩一定會來赴宴。”
“那軍隊呢?”
“軍隊更容易對付了,交給我去做,小事一樁。”
孟海公將信將疑,不知道韓治水的葫蘆裡賣什麼藥,韓治水笑著低聲對他說了幾句,孟海公頓時恍然大悟,連聲讚道:“高!真是高明!”
........
朐山縣北城外靠海邊有一座墟市,主要是賣海貨,魚、貝、海菜等等海產品應有盡有,另外還有山貨野味等物品交易,每天天不亮,大量漁船將剛捕來海貨在這裡卸船,各地商人紛紛趕來購貨。
這天天不亮,十幾輛牛車緩緩從軍營方向而來,為首牛車上坐著一個四十餘歲的男子,他叫陶通,是東海駐軍的一名後勤旅帥,主管伙頭兵,也就是伙伕頭子,他幾乎每天都會來這裡買菜進貨,和墟市裡的人已經很熟悉了。
當然,他也可以讓墟市商人直接送貨去軍營,但那樣沒有親自上門油水足,而且每天商人上門,會被人看見眼紅,奪走他的好處。
“喲!陶爺來了!”
“陶爺早啊!”
墟市裡的商人們巴結地向他打招呼,這讓陶通很受用,這也是他願意來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時,他來到羊店門口,今天是和羊店掌櫃結帳的日子,也是他油水落袋的日子,剛到門口,羊店掌櫃立刻迎了上來,“陶爺終於來了!”
“楊掌櫃等急了吧!今天正常結帳,另外我還要五十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