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鉉翻身下馬,笑著走到裴矩身旁,他卻沒有打擾裴矩登記災民,耐心等待裴矩將手中事情做完。
裴矩歉然地對張鉉笑了笑,又對眼前的災民問道:“你和家人的名字都已登記了,那你的籍貫是哪裡?我的意思是說你家在哪裡?”
“小人是宋城縣平峰鄉人。”
裴矩點點頭,在簿上登記了梁郡宋城縣,又笑問道:“在家鄉以什麼謀生?家中可有土地?”
“回稟老爺,小人種田為生,家中無土地,租佃了五十畝土地耕種。”
“我看你有一兒一女,長子已十四歲,他是否幫你一起種田?”
“正是,我們父子二人種田,娘子和女兒在家中織布。”
“不錯的一家四口。”
裴矩笑了笑又道:“還有最後一項,你有什麼技能?比如木匠、打獵、泥瓦匠、鐵匠之類......”
男子想了想,“我會打鐵,三十歲前一直是鐵匠,後來才改為種地。”
“哦——”
裴矩笑道:“鐵匠在我們這裡很吃香啊!能賺錢,官府也在招鐵匠,你可以去試試,若被錄取,一個月八貫老錢,比種地賺錢多了。”
“小人回去和娘子商量一下,如果娘子同意,小人就去報名。”
“呵呵!你娘子一定會同意。”
裴矩取了一塊鐵牌給他,“臨時住處在第三十五區,你們自己過去,會有官員負責安置你們。”
“多謝老爺!”
男子行一禮退下去了,這時,裴矩將登記交給另一名官員,他起身對張鉉笑道:“讓將軍久等了。”
“堂堂相國來登記災民,卑職深感汗顏!”
“其實也沒什麼,老夫年輕時也常做這種事情,觸景生情,很有懷舊之感。”
張鉉一指前面大帳,“這裡比較混亂,我們去帳中談吧!”
裴矩點點頭,和張鉉向大帳走去,他望著源源不斷趕來的災民,嘆了口氣道:“這其實應該是朝廷的事情,但災情太嚴重,光靠朝廷已遠遠不夠了,也幸虧你能主動擔當,聖上並沒有為此事對你不滿,他算是預設了你的行為。”
張鉉笑道:“我聽說河洛地區和江淮也開始大規模的賑災,這是好事,若地方官府都能盡一分微薄的力量,災民問題就能解決了。”
“話雖這樣說,可並不是每個官府都願意救災,有的官府在等朝廷指示,比如彭城郡和下邳郡,有的官府自身糧食就不足,比如中原各郡,所以將軍能帶頭賑災,這就是個很好的榜樣。”
兩人說著便走進大帳,這座大帳是官員休息之處,裡面沒有人,張鉉的親兵便守在門口,不準官員入內,張鉉請裴矩坐下,又讓士兵上茶。
這時,裴矩想起一事,低聲問道:“我剛才遇到大理寺卿鄭善果之弟,他怎麼會在這裡?”
張鉉沉默一下,笑道:“鄭家也想為賑災盡一份力,他們在東平郡鉅野澤畔有一座莊園,鄭家把莊園內的幾千石存糧都無償捐給了我們。”
“是嗎?可是河洛地區也在賑災,他們是滎陽郡世家,卻跑來青州賑災,很有趣啊!”
“或許他們也在河洛地區賑災,鄭家想多盡一點力。”
裴矩搖搖頭,“所謂郡望是有規矩的,沒有哪個世家會跨郡救災,張將軍,你我心裡都明白,鄭家是衝著你來的。”
張鉉微微一笑,“如果裴家願意來賑災,我更是求之不得。”
裴矩一怔,笑道:“誰說裴家沒來,老夫不是在替你登記災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