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騎兵在靈昌縣以南的小道上疾速奔跑,激起滾滾黃塵,不多時他們便奔至靈昌縣城下,騎兵向城上大喊:“我們有緊急軍情,要見郇王殿下!”
城門開啟,騎兵隊風馳電掣般衝進了城內。
靈昌縣位於瓦崗山以西,也是郇王楊慶軍隊圍困瓦崗軍的據點,自從瓦崗軍進軍中原失敗後,包括張須陀、楊慶和裴仁基在內的三支隋軍對瓦崗山的圍困持續了近一年,其間經歷了大大小小三十餘場激戰,瓦崗軍始終無法擊敗張須陀軍隊,無法打破隋軍的圍困。
但一年的圍困也同樣沒有擊垮瓦崗軍,由於楊慶暗中向瓦崗軍高價賣糧,使瓦崗軍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瓦崗軍非但沒有衰落,反而戰鬥力一天比一天強大。
目前楊慶的軍隊控制靈昌、白馬、胙城三縣,張須陀控制匡城和韋城兩縣,而裴仁基控制衛南縣,三支軍隊六萬人馬將瓦崗山團團圍住。
天子勤王令最終打破了瓦崗軍圍困的平衡,由於楊慶派長子楊紋率軍一萬趕赴太原勤王,使隋軍包圍圈的西南角出現了缺口,張須陀及時發現了這個缺口,立刻派軍隊填補西南角的防禦,正是這個看似越權的舉動導致張須陀和楊慶發生了激烈的矛盾。
縣衙大堂前,楊慶面沉如水的聽完了騎兵斥候的稟報,恨得他拳頭慢慢捏緊,他的一支糧車隊在西南防線向瓦崗山送糧的途中被張須陀的軍隊截獲,五千石糧食和百名送糧莊丁被張須陀扣押。
“張匹夫欺我太甚!”楊慶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
這時,他長子楊紋道:“父親,孩兒去向張須陀討要糧食,並責令張須陀退出我們的防線。”
楊慶極為惱怒,但也十分害怕,糧車被張須陀扣住等於抓住了他暗通瓦崗的證據,一旦張須陀向聖上揭發此事,他恐怕也會吃不了兜著走。
儘管楊慶恨極,但他也不得不向張須陀服軟,他想了想對長子道:“你去和張須陀好好商量,讓他放了我們的人,那五千石糧食我就送給他了,只要他肯放人,我可以再給他五千石糧食。”
楊慶很清楚張須陀目前的困境,由於東郡南部和東部爆發了蝗災,將張須陀軍隊位於韋城縣的數千頃軍田吞噬一空,張須陀的軍糧已經維持不了多久了,自己給他一萬石軍糧可謂雪中送炭。
“記住了,好好和張須陀商量,態度儘量放軟一點,讓他明白,我願意向他妥協。”
“父親放心,孩兒會好好和他商量。”
楊紋行一禮便匆匆去了,楊慶望著兒子遠去,他一陣心煩意亂,這是他的一次失誤,張須陀補了西南角的圍困缺口,自己卻忘記通知莊園暫停送糧,結果被張須陀抓住了自己的把柄,這件事他恐怕要未雨綢繆,先重金打點好虞世基,想到這,他吩咐道:“速去把二公子叫來!”
二公子就是楊慶的次子楊績,負責替楊慶打點京城的關係,他這兩天正好回來向父親彙報,不多時,楊績匆匆趕來,向父親躬身行禮,“孩兒參見父親!”
“我來問你,虞世基今年的錢給他了嗎?”
“孩兒年初就給了。”
“很好,你立刻回京城,再從京城地庫裡提三千兩黃金給虞世基,要立刻去做!”
楊績愣了一下,“如果虞相國問起來,孩兒怎麼給他說?”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會寫封信讓你帶給他,你只要把黃金給他,該說什麼我信中都會寫。”
“孩兒記住了!”
楊慶當即寫了一封信,交給楊績趕回京城去找虞世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