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作監官房內,監令於筠正和十幾名官員商議募集船匠之事,將作監主要負責工程維修以及管理工匠,同時也負責研究一些新型工具,北隋的將作監甚至還涉及武器開發。
因為夷道縣戰船被燒燬一事,於筠被李淵叫去狠狠訓斥了一番,如果不是因為船匠遲遲不到位,夷道縣的戰船也不至於半年都沒有動工修復,李淵便認為將作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大家都不要找藉口了,我知道現在船匠很難找,但我們總不能對聖上說找不到造船匠,大家都想想辦法吧!”
一旁少監姜餘華嘆口氣道:“我們也在巴蜀和關隴招募船匠,也不是沒有招到,但招到的船匠大都只會建造小船,像千石以上的大船基本上都不會建造,不會造當然也不會修,有時候光有圖紙也不行,兩個月前輩子把橫洋舟的圖紙給兩名稍有經驗的船匠看,他們都表示造不出,沒有那種能力,聖上的心情我們能瞭解,但這個需要積累,幾年十幾年後,我們就能造大船了。”
“幾年十幾年,你在和我開玩笑嗎?”
於筠不滿地瞪了他一眼,又對眾人道:“其他人再說說想法。”
這時,將作丞楊紋起身道:“天下的船匠都被北隋以高薪厚祿招攬,這是人人皆知之事,想必聖上也知道,其實卑職倒有一個變通之策,不知使君是否想聽一聽。”
“你說就是了。”
楊紋緩緩道:“其實戰船不一定非要是千石以上大船,像快舟、哨船等等都是百石左右的小船,我們也不能說它們就不是戰船,卑職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先造起來,聖上再問起來,我們也不至於什麼都拿不出。”
楊紋這個辦法讓眾人表態贊成,於筠卻沒有吭聲,這個所謂的辦法說白了就是下面在糊弄自己,自己再糊弄天子,可最後責任卻要自己來承擔。
但於筠也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優秀的船匠,光靠他們這群官員想破腦子也造不出大船,也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好吧!就按照楊監丞的辦法,姜少監負責草擬方案,然後開始實施,不能再拖下去了。”
眾人齊聲答應,這時,於筠見大堂門口站著一名侍衛,便對眾人道:“你們繼續商議,我去去就來。”
他走出內堂,對這名侍衛笑道:“賢侄有什麼事?”
這名侍衛是獨孤篡之子獨孤百真,他行禮笑道:“好久沒看見伯父了,特來向伯父請安!”
“不用客氣了,是你父親有事找我嗎?”
獨孤百真點點頭,他見左右無人,便取出一張紙條遞給於筠,“這是父親給伯父的訊息,說很緊急。”
“我知道了,多謝你父親。”
於筠接過紙條直接揣進了懷中,獨孤百真行一禮走了,於筠迅速看了一遍紙條上的內容,便轉身走回了內堂,對眾人笑道:“馬上到午休時間了,大家收拾一下準備去吃飯吧!下午再繼續商議造船之事。”
眾人紛紛起身出去,於筠又吩咐自己的隨從道:“去準備馬車,我中午去青雲酒肆!”
.........
隨著午休的鐘聲敲響,官員們三三兩兩走出了皇城,一輛輛馬車也由東面側門駛出,這些準備回家休息的官員。
於筠中午一般都要回家小睡片刻,但今天他卻直接來到了距離皇城不遠處的青雲酒肆,青雲酒肆是竇家轉賣給於家的一座產業,由於擔心引起家族內部矛盾,於筠又在年初將它轉讓給了隴右的一名大商人,使家族子弟們對它死了心。
此時長安和中都一樣,還有幾天就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科舉考試了,長安幾乎所有的酒肆客棧擠滿了從唐朝各郡縣趕來計程車子,青雲酒肆也不例外,由於這裡是官員們經常出沒的場所,更是士子們趨之若鶩。
當於筠來到青雲酒肆時,來吃飯的官員們還沒有到來,但酒肆裡已經擠滿了參加科舉計程車子,酒保認識於筠的馬車,連忙走到窗前歉然道:“於使君,很抱歉,現在真沒有位子,全部被這些士子坐滿了,使君進去還會被他們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