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鉉的數萬大軍目前駐紮在河間縣,在掃蕩了高士達和竇建德,剿滅渤海會後,張鉉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安撫各郡縣官員、拜訪世家豪族,儘快讓河北人心穩定。
而青州軍的作用則是繼續清剿小股殘匪,防止河北再度爆發大規模匪患,十幾支各五百人的軍隊活躍在河北各郡,配合地方官府剿滅小股餘匪,這是非常得人心的舉動,受到了各地官民的強烈支援。
河間縣青州軍大營內,新任監察尋訪使宋正本正向張鉉彙報各地的官員任職情況。
宋正本和凌敬是最受張鉉重視的兩名竇建德舊部,兩人都是有大才之人,在投降張鉉後,很快便受到了張鉉的重用,宋正本被任命為監察尋訪使,凌敬則被任命為判官。
“這是三十六名鄉老的聯名訴狀,控訴高陽縣令何璘魚肉百姓,假借朝廷私下徵收重稅,其兄長內弟強行霸佔良田數百頃,卑職都進行了核實,除了放火燒燬白玉酒肆還查不到證據,其他舉控基本上都屬實。”
張鉉負手站在帳前,久久沉思不語,良久,他問道:“監察的意思呢?”
宋正本沉吟一下,緩緩道:“現在河北各郡官員都在關注大帥的一舉一動,如果說貪贓枉法,我估計大部分官員都難逃其責,畢竟朝廷已經很長時間管不到河北,大帥掌控河北不久,根基不穩,如果動作過大恐怕會使河北不穩,卑職建議可記錄在案,秋後再算帳。”
張鉉嘆了口氣,“就怕放過他,官場是穩了,卻傷了民心,而且給河北官場一個很不好的暗示,治病才能救人,發現病不治。只會誤了其他病人。”
說到這,張鉉又沉默了片刻,回頭對宋正本道:“我還是那句話,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這個縣令可以用別的藉口處罰,比如私通高句麗,全家男子皆處斬,財產全部沒收。殺一以儆百!”
宋正本欣然點頭道:“大帥這個辦法不錯,既可震懾河北官場,又不至於引起恐慌,同時也能平息民憤,可謂一箭三雕,卑職贊同。”
“這件事你去處置吧!行監察之權,我會讓高陽縣的軍隊協助。”
“卑職遵令!”
宋正本行一禮退下去了,張鉉隨即寫了一份手令,交給親兵去找羅士信。
這時,張鉉看了一眼旁邊一名欲言又止的親兵。問道:“什麼事?”
親兵上前行一禮,將一隻信筒呈給張鉉,“這是徐將軍從上谷郡送來,說是緊急情報。”
張鉉立刻從竹筒中倒出兩封信,一封竟然是幽州溫彥博寫給自己的信,張鉉不由一怔,他又開啟另一封信,這卻是徐世績的信。
張鉉開啟信略略看了一遍,他立刻放下信,又開啟了溫彥博的信。急急看了遍,不由又驚又喜,溫彥博希望能為自己效力。
張鉉當然知道溫彥博,赫赫有名的幷州才子。唐初名相,因為他兄長溫大雅的緣故,溫彥博也跟隨羅藝投降了李淵,卻不知道他為何又想投靠自己。
張鉉立刻吩咐親兵,“速去請房軍師過來!”
張鉉又負手在大帳中沉思踱步,溫彥博確實來得很是時候。隨著自己控制的地盤擴大,他對人才的需要愈加迫切。
張鉉也曾考慮舉行一次科舉,但房玄齡委婉勸他,過早舉行科舉會遭到河北士族的抵制,對他爭取河北士族很不利,要等坐穩天下後再考慮公平。
張鉉也認可房玄齡的勸告,隋朝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推行科舉觸犯了大多數士族的利益而滅亡,但隋朝的科舉卻又成全了唐朝,隋朝成為了先烈,而唐朝成為了先行者。
他和李淵爭奪天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才的爭奪。
這時,房玄齡出現在帳門口,笑道:“大帥有重要事情找我嗎?”
張鉉點點頭,把徐世績和溫彥博的信遞給他,“軍師看看這個。”
房玄齡走進大帳,接過信看了看,笑道:“看來要恭喜大帥了。”
“可現在的問題是溫彥博已經被羅藝軟禁,我怎麼要羅藝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