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隋軍騎兵聚攏了數萬頭牛羊,趕著糧車浩浩蕩蕩向南進發,剛走了數里,幾名騎兵斥候從東面疾奔而來,奔至裴行儼面前急聲道:“裴將軍,大帥來了!”
裴行儼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大喜問道:“大帥在哪裡?”
“就在東面十五里外!”
裴行儼回頭令道:“第一營趕牛羊,其餘弟兄跟我走!”
他率領數千騎兵向東面疾奔而去。
在東面十餘里外的草原上,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正向西逶迤而行,隊伍前面旌旗招展,一面鑲嵌著金邊的青龍赤旗格外引人矚目,這是隋軍的王旗,這面王旗的存在就意味著齊王張鉉也在軍中。
張鉉確實在軍中,這是他率領四萬大軍從新城殺往燕城的路上。
張鉉騎在戰馬之上,一路打量著兩邊一望無際的牧場,遠處是青莽巍巍的醫無閭山,張鉉指著兩邊草原對杜如晦笑道:“我一直遺憾我們沒有草原牧草,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我們早就有了牧場,這麼幾年竟然沒有發現,早知道,我又何苦在北海郡拼命種草呢?”
杜如晦微微笑道:“北海郡做的是畜牧,殿下要的卻是軍馬,北海郡已成為天下第一耕牛產地,殿下卻懊惱在北海郡種草太多,似乎有點南轅北轍啊!”
張鉉呵呵大笑,“戰爭時期想著戰馬太少,和平時期又恨耕牛不夠,確實是自相矛盾,好吧!我不提北海郡了,我們有了遼東,那以後也有了養戰馬之地。”
這時,遠處奔來一名親衛騎兵,遠遠勒馬大喊:“大帥,裴將軍求見!”
張鉉也看見遠處來了一群隋軍騎兵,為首之人正是裴行儼,他笑著點點頭,“讓他過來吧!”
大軍停止了前行,不多時,裴行儼帶著幾名大將飛馳而至,裴行儼翻身下馬,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卑職參見大帥!”
幾名大將也紛紛跟著跪下行禮,張鉉下馬扶起了裴行儼,笑道:“元慶在遼東辛苦了,各位將軍請起!”
裴行儼撓撓頭,不解地問道:“大帥怎麼從東面過來?”
張鉉笑了笑,“你覺得我應該從哪裡過來?”
“我以為大帥會從海上過來,或者從北平郡過來。”
旁邊杜如晦笑著補充道:“裴將軍或許不知道吧!我們已經拿下了鴨祿水以北的全部重要城堡,將支援的高句麗軍隊阻攔在鴨祿水以南。”
裴行儼大喜過望,“那豈不是遼東的高句麗軍隊沒有外援了嗎?”
張鉉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我想知道現在高句麗軍隊情況如何了。”
“啟稟大帥,大約有四萬人左右的高句麗軍隊被我們圍困在燕城,我們沒有攻城,雙方只是在對峙,對方也沒有突圍的跡象,似乎糧食比較充足,估計他們在等待援軍。”
張鉉當然知道燕城的糧食為什麼充足,否則遼東城的守軍也不會糧盡突圍了,他也知道燕城高大堅固,不亞於柳城,想攻下燕城並不容易,不過只要高句麗軍隊被困住,遲早有崩潰的一天,這倒不用著急。
這時,張鉉看見了遠處來了不少牛羊,便馬鞭一指笑問道:“你們在哪裡搞到的牛羊?”
裴行儼連忙將契丹企圖援助高句麗,而被自己軍隊擊潰之事詳細說了一遍,最後笑道:“他們趕了三萬多頭牛羊和數千石糧食,全部被我們奪取,成為了我們的戰利品,正好給大帥用來犒軍。”
張鉉心中奇怪,看了一眼杜如晦,杜如晦明白張鉉的意思,笑道:“這個契丹也是在和稀泥呢!高句麗已經被圍困了,他還派人來送牛羊,明擺著是不想出兵但又捱不過面子,裝模作樣應付一下,這三萬多牛羊也可以理解為契丹的一種低姿態,對柳城之戰的補償。”
張鉉冷笑一聲,“三萬多頭牛羊就想打發我了嗎?這是打發叫花子呢!”
他隨即又問裴行儼,“奚人什麼態度?”
“回稟大帥,奚人對我們幫助很大,已先後給了我們騎兵五十多萬只羊作為軍糧,他們是很弱勢的民族,一直被契丹和突厥欺壓。”裴行儼很感謝奚人對自己的幫助,刻意替他們說好話。
張鉉點了點頭,“你派人去告訴蘇支,說我就在燕城,如果他有悔改的誠意,就讓他來燕城見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