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戰鬥越來越血腥,契丹軍要漸漸佔據上風之時,契丹大營處忽然響起了急促的鳴金收兵聲,‘當!當!當!’鐘聲十分刺耳,契丹士兵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紛紛向孫敖曹望去,孫敖曹第一個想法就是隋軍的援軍殺到了,他恨得一跺腳,大喊一聲“撤!”
契丹大軍迅速撤退,隋軍士兵趁機反擊,追殺撤退不及的敵軍,千餘名契丹士兵逃脫不及,慘死在城上城下,一萬多名契丹士兵如潮水般地撤退了。
楊善會抹去額頭上的冷汗,心中一陣陣後怕,柳城險些就失守了,他見敵軍的數十架巢車和雲梯都來不及帶回去,當即立斷道:“速下城去毀掉所有的攻城武器!”
千餘名士兵紛紛攀著軟梯下城,將數十架雲梯和巢車悉數點火燒燬,又將未死的傷兵一一刺死,這才返回了城頭。
楊善會扶著城垛,指著一輛坍塌的巢車對城下隋軍士兵大喊:“下面有個戴金盔的小將,把他挖出來!”
幾名士兵很快便找到了大賀有的屍體,將他抬上了城頭。
收兵之令是大賀咄羅發出,原因是他的兒子失蹤了,那是大賀咄羅最心愛的小兒子,有人看見大賀有登上了一輛巢車,這個訊息頓時讓大賀咄羅快急瘋了,小兒子才十六歲,眼看雙方殺得越來越血腥,他兒子能和強壯的隋軍士兵拼殺嗎?
在大賀咄羅心中,小兒子比什麼都重要,和自己兒子相比,士兵的死活算不了什麼,遼東的得失也算不了什麼,他不管攻城的形勢如何,當即下令收兵。
當士兵如潮水般退下來時,大賀咄羅心急如焚,立刻催馬上前在撤退計程車兵中大喊:“我兒在哪裡?”
他聲音都喊啞了,卻聽不見兒子的回應,就在這時,有一名士兵小聲道:“小酋長被亂箭射死,壓在倒塌的巢車下面了。”
大賀咄羅內心頓時如撕裂般的劇痛,一口血噴了出來,眼前一黑,從馬上栽了下去。
一場血腥的攻城戰結束了,契丹軍陣亡六千人,而隋軍士兵也陣亡近兩千人,民團傷亡更死傷慘重,雙方皆遭重創,但由於契丹軍基數大,傷亡雖重也影響不大,而隋軍就不行了,未受傷計程車兵只剩下五千餘人,而未受傷的民團只剩下一萬兩千人,累計陣亡七千餘人,傷兵不計其數,形勢對守城隋軍不利。
城頭上,士兵們正在忙碌地修復投石機和石砲,李春走到城垛前,遙遙注視著遠處的契丹軍大營,這時,楊善會一瘸一拐走到他身旁,低聲道:“能用的投石機已不足三成了,形勢對我們很不利。”
李春微微一笑,“我倒覺得形勢對契丹人不利。”
“為何?”楊善會不解地問道。
“太守沒有發現契丹人的攻城武器快耗盡了嗎?”
楊善會心中一動,連忙向契丹大營望去,果然沒有看見那些如巨人般的巢車和雲梯了,只剩下幾架投石機的身影。
他沉吟一下,“這些攻城武器應該是他們臨時組裝,不會是整體運來。”
“當然是臨時組裝,不過他們早就全部組裝好了,用多少,發出多少,今天這一戰,他們將巢車和雲梯全部用光了,我估計他們只剩下一些攻城梯,但他們的攻城梯只有兩丈五尺,我們城高三丈,對我們構不成威脅。”
“但他們可以將兩副梯子綁縛在一起用,上一次他們攻城就是這樣使用,還是很有效果。”
“我讓鐵匠打造了兩種專門對付攻城梯的武器,估計今明兩天就能完成。”
楊善會臉上終於露出一抹罕見的笑容,他欣然道:“柳城能保住,全仗侍郎之功。”
“哪裡!盡力而為罷了。”
這時,楊善會又指著不遠處牆角的一具屍體道:“我已經確認了,這名陣亡的小將是契丹大酋長的小兒子,叫做大賀有,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具屍體和契丹人談一談?”
李春想了想到:“談或許可以,但我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