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三名男子從客棧裡出來,躬身行禮道:“我們是和羅將軍一起來益都的,請問是來找我們嗎?”
“你們可是從遼東回來的商人?”
“正是!”
軍官點點頭,“齊王殿下請你們過去,請吧!”
三人回去稍微收拾片刻,在四周人群的一片竊竊議論中跟隨士兵向大將軍官署而去。
大將軍官署也就是青州軍軍衙,是青州軍的最高指揮中心,但朝廷兵部也並不是擺設,大將軍官署負責戰時軍隊指揮,而兵部則負責徵兵、撫卹、屯田、軍田管理、地方安全等等日常事務,雙方各司其責。
參軍作戰堂上,高句麗和遼東的沙盤已經擺上高句麗的沙盤是根據三次高句麗戰役的作戰地圖製作而成,雖然不是很精細,但勉強可以使用,立體感很強,令人一目瞭然。
大堂上,除了張鉉、羅成、李靖、房玄齡和杜如晦外,兵部尚書李景和民部李綱也被一併請來,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兩名尚書卻一頭霧水,但從沙盤來看,他們便隱隱猜到,高句麗那邊又要出事了。
張鉉對李景笑道:“尚書應該渤海會高烈吧!”
李景點點頭,“我當然知道,聽說他在河間郡一戰陣亡,難道不是嗎?”
“當時我們也以為他陣亡了,但後來才發現是高覃替他而死,高烈和穆隧後來新逃亡去了高句麗了。”
眾人面面相覷,李綱又問道:“難道他又想借助高句麗的力量捲土重來嗎?”
張鉉冷笑道:“應該說是高句麗想利用他來染指中原,先帝死在江都,大隋四分五裂,高句麗以為機會來了,野心便開始膨脹,但根據我們的情報,不僅是高句麗想染指中原,契丹也對遼東虎視眈眈,兩者極可能會聯手。”
這時,一名從事在堂下報告,“啟稟殿下,三名商人已被帶到!”
張鉉對兩位尚書道:“羅將軍帶來三名從高句麗逃出的大隋商人,他們對那邊的情況很瞭解。”
他隨即令道:“請他們進來!”
不多時,士兵將三名商人帶上大堂,三名商人戰戰兢兢跪下道:“小民參見齊王殿下!”
張鉉笑道:“三位都是愛國之人,不用害怕,起來說話吧!”
“多謝殿下!”
三人站起身,羅成又介紹他們三人道:“他們三人一個叫韓琪,一個韓治,他們是堂兄弟,另一位叫趙百年,與他們是同鄉。”
張鉉便問最年長的韓琪道:“你們三人是哪裡人?在高句麗做什麼生意?”
韓琪年約四十歲,看起來十分穩重,他連忙躬身道:“回稟殿下,我們都是涿郡薊縣人,在高句麗做藥材生意,已經有十幾年了。”
“居然有十幾年了,看來你們在高句麗還頗有人脈。”
“確實認識了不少人,所以我們這次才能得到那邊的朋友幫助,成功逃出高句麗,這次淵太祚下令將所有在高句麗的隋民一律抓捕,說是怕混入奸細,那幾天平壤城一片混亂,士兵挨家挨戶搜查,連地窖也不放過,我們是被朋友冒死保護,而且我們都能說一口流利的當地話,才逃過一劫。”
“現在那邊軍隊集結如何?”李景在一旁問道。
韓琪認識李景,連忙躬身道:“回稟老將軍,我們親眼看見大量軍隊在平壤集結,聽說超過十萬人,市場上糧價高漲,人心惶惶。”
“遼河那邊有高句麗軍隊嗎?”
“軍隊一直就有,是不是新增加的軍隊就不知道了。”
張鉉又問了幾個問題,這才讓士兵將他們三人帶下去休息,羅成也行一禮退下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