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爾虞我詐的謀略戰較量中,張金稱和張鉉都各自佈下了棋局,張金稱用焚燒大營為誘餌,引隋軍北上,他率一萬五千軍隊埋伏在官道兩側,耐心等待隋軍入伏。
張金稱並不擔心隋軍不上當,就算隋軍發現前方有埋伏,調頭南撤,也同樣會遭到自己派出的三千軍隊攔截。
在張金稱佈下的這局棋中,關鍵就在於截斷隨即後路的三千軍隊,只要這三千軍隊到位,隋軍就難逃一劫。
同時張金稱也看透了張鉉的弱點,那就是張鉉不會坐視自己離開清河郡北上,他必然想辦法拖住自己。
而楊濟用假投降來誘騙張鉉,張金稱倒並不在意,他知道不管有沒有楊濟的計策,隋軍一定會出兵。
相對於張金稱的謀略,張鉉的策略就精密得多,可以說張鉉是在走鋼絲,他也抓住了張金稱的弱點,那就是糧食不足,只要自己再毀掉張金稱的糧草輜重,張金稱就大勢已去。
在張鉉的棋局中,他的主力是虛,是誘餌,而裴行儼的一千軍才是實攻,是張鉉這盤棋的最終目的。
在兩盤棋局的較量中,兩軍的斥候較量便是決定兩盤棋局勝負的關鍵,尤其是情報的準確和及時,對最後的戰爭結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張金稱就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才稍稍慢了一步,被張鉉搶佔了先機。
張金稱還在等待他南下軍隊的訊息,只要南下三千軍隊部署到位,他就會立刻出兵殺向隋軍。
夜色中,一種不安的情緒在張金稱心中悄然蔓延,他感覺有點不太對勁,張鉉走得太慢,不像是急匆匆趕來乘火打劫的樣子,難道他還另有企圖?
張金稱忽然有點煩躁起來,他不能再等下去,這個機會他不能再失去。
“全軍出擊!”
張金稱下達了出擊的命令,鼓聲敲響,埋伏在官道兩邊的一萬五千士兵殺了出來,開始向南面七八里外的隋軍殺去。
但就在這時,身後忽然有人大喊:“大王,快看!”
張金稱猛地回頭,只見大營西北角的樹林內火光沖天,火焰騰起,彷彿將整個樹林都點燃了。
張金稱眼睛越瞪越大,他大叫一聲,驚得肝膽皆裂,他忽然反應過來,是他的糧草輜重被點燃了。
“給我回去,去救火!”
這一刻,隋軍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糧食,他的輜重,張金稱一馬當先,一萬五千賊兵倉皇向北方起火處奔跑。
但已經晚了,當張金稱奔至樹林前,只見整個樹林都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整片樹林都被吞沒了,他們根本就無法衝進去搶救糧食。
張金稱呆呆望著火魔肆虐,他只覺喉頭一甜,一口鮮血噴了出來,當即暈倒落馬。
“大王!大王!”所有大將都亂成一團,
.........
張金稱面臨的危機已迫在眼前,他手中已沒有一顆糧食,幾百匹騾馬也不知所蹤,當然,他還有一百多匹戰馬,可一旦殺戰馬為食,軍心就會徹底動搖了。
如果不殺馬,就只能去劫掠,但清河郡赤野千里,方圓百里內根本沒有一戶人家,最近的棗強縣也在兩百里外,至少要兩天後才能趕到,但就算趕到棗強縣,縣裡的數百戶人家又怎麼養得活兩萬大軍。
實際上,張金稱已別無選擇,他只能再一次攻打武城縣,四十里外的武城縣內有十萬石糧食,只要能攻下武城縣,他的危機就解決了。
天麻麻亮,飢寒交迫的賊軍又一次出現在武城縣外。
此時賊軍軍心已經動搖,幾乎所有計程車兵都知道他們斷糧了,無數士兵開始趁著夜色逃亡,當賊兵殺到武城縣時,軍隊只剩下一萬三千餘人,士氣十分低迷。
“我索性告訴各位,我們糧食已經斷絕,可能有些士兵還藏有點乾糧,但我手中連一斗麥子都沒有了。”
張金稱站在一塊大石上,惡狠狠瞪著所有大將,咬牙切齒大吼道:“要麼就吃滿地的屍體,要麼就給我攻下武城縣,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大王,可是沒有攻城梯怎麼辦?”有大將戰戰兢兢問道。
“沒有攻城梯就給我砍樹造!一個時辰之內必須給我造好攻城梯,今天中午之前給我攻下武城縣,若攻不下,所有人都別想活了。”
張金稱也豁出去了,他下令將除了自己和主要將領坐騎之外的戰馬一律宰殺,又令大將魏勇率五千人去森林中伐木造攻城梯。
此時南城外的戰場已經被打掃乾淨,數萬具賊軍屍體也被隋軍焚燒掩埋,只有滿地的鮮血還能證明這裡曾發生過慘烈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