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就在這裡,獨孤順在關鍵時刻保持了沉默,會主為了不讓關隴聯盟分裂,不得不答應獨孤順的要求,保證武川府的血統純正,開始清洗武川府中籍貫不在關隴之人,按照獨孤順提交的名單,包括李靖、張仲堅、謝映登、蕭江陵等十三人被革除了武川府。”
柴紹又看了一眼王伯當,“伯當因為在瓦崗寨的緣故,會主力保,沒有進入清洗名單。”
王伯當淡淡道:“我其實無所謂,不在武川府我反而更自由一點。”
李建成半晌沒有說話,他心中十分痛惜,這些被革除之人都是武川府的精華,為了陳舊迂腐的血統論而自斷其臂,何其之愚蠢!
柴紹嘆口氣又道:“其實最讓會主痛惜的是張鉉。”
李建成看了一眼王伯當,他聽王伯當說起過張鉉,據說會主很看重此人,他便笑問道:“張鉉也被革除了?”
柴紹搖搖頭,“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加入武川府,何談革除?大哥還不知道吧!我們剛剛從突厥回來,張鉉在突厥做了一樁大事。”
柴紹便將他們去突厥之事詳細地說了一遍,柴紹等人在肯特山撲了個空後險些被突厥人包圍,他們被迫返回了中原,柴紹也是剛剛才知道張鉉在北海乾了大事。
說到最後,柴紹感嘆道:“我們所有人都想不到,他居然在北海找到了那批兵甲,並將它們全部沉入了深淵,雖然有點可惜,但至少也避免了落入突厥人手中,但這還不算讓人震驚。”
說到這,柴紹回頭對王伯當道:“伯當想不到吧!他在涿郡已被聖上親自提拔為武勇郎將,居然加入驍果軍了。”
王伯當也大為驚訝,倒不因為張鉉的意外升官,武勇郎將不算什麼高官,從侍衛一步升為武勇郎將也不是沒有先例,但必須有很好的條件才行。
要麼靠資歷,先在宮中熬上個十幾年,有了足夠的人脈,要麼靠背景後臺,有強大的家族撐腰。
像張鉉這樣,既無資歷,也無背景後臺,居然一步升官,著實有點少見了,而且還是皇帝親自提拔。
李建成和張鉉不熟,對他的事情不太感興趣,李建成更關心元家的發難,他知道這起風波的源頭是父親殺死了元弘嗣,但根本原因是元家不滿關隴聯盟的權力分配,認為元家的利益受到了損害。
李建成剛要再細問元家之事,這時,門外有親衛稟報道:“啟稟公子,翟將軍讓魏先生來請公子去聚英堂議事。”
李建成連忙對柴紹道:“你先好好休息,晚上我們再詳談。”
李建成快步向屋外走去,院子裡站著一名二十七八歲的道士,身材中等,穿一件黃麻道袍,手執一柄拂塵,他長得眉骨很高,額頭寬廣,略略給人一種頭重腳輕之感,不過目光清澈,充滿智慧,他便是翟讓的倉曹參軍事魏徵。
魏徵是河北鉅鹿人,從小家境貧寒,不得不出家為道,魏徵酷愛讀書,雖然沒有博取功名,但他卻滿腹經綸,學識淵博。
前年他所在的道觀被竇建德的軍隊放火燒燬,魏徵無處可去,便南下投靠了瓦崗寨,得到了翟讓的器重,成為他的倉曹參軍事,主管物資錢糧。
正是在魏徵的一再建議之下,翟讓才決定在政治上取得關隴貴族的支援。
魏徵負責和關隴貴族聯絡,他當然知道李建成並不是李密,不過魏徵並不在意,不管是李建成還是李密,他們都只是關隴貴族的代表。
況且魏徵也並不喜歡李密,李密太過於心計深沉,難以讓人信任,而李建成卻為人寬厚,對自己尊重有加,使魏徵對李建成十分愛戴。
這時,李建成從房間裡走出來,拱手笑道:“讓先生久等了!”
“無妨,翟將軍有重要之事和大家商議,請公子過去。”
李建成點點頭,跟隨魏徵向前山的聚英堂走去,李建成低聲問道:“有什麼重要事情嗎?”
“單將軍提出趁隋帝遠征高句麗的機會攻打洛口倉,翟弘也十分支援,所以翟將軍想問問公子的意見。”
李建成眉頭一皺,攻打洛口倉?這可不是個明智的建議。’
他想了想又問道:“先生的意見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