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長時間,八國針對慶國的預謀,就傳到了劉啟的耳中。
超人就算是在牛13,面對正義聯盟也要感到頭疼,劉啟自然也不例外。
慶國是強大不假,又有著白啟這樣的頂級武將,但想要跟八國的合盟軍硬鋼,這恐怕不是在想屁吃。
別說是劉啟了,躺在病床上的慶帝都著急了,當天,便跑到了劉啟跟前,詢問他的建議。
劉啟哪裡有什麼建議,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
猥瑣發育!別浪!
要不說自己是有主角幸運值加成呢,就在這個千鈞一髮的時候,劉啟的團隊中,迎來了一位新的謀臣,確切的說,這個謀臣來自於已經被滅了的梁國。
在聽到他的名字後,劉啟就知道,這團亂麻有解,
而他的名字,只要是有點歷史常識人都知道。
張夷。
雖然名字有些不太一樣,但是謀略卻是一樣的。
在張夷看來,八國聯盟,看似穩如老狗,實則根本不足為慮。
面對慶國這塊難啃的骨頭,誰也不想自家多受損失,說白了,就是幹最少的事,卻能夠得到更多的。
於是,張夷毛遂自薦,願為劉啟效力,解決這個八國之亂。
有這好事,劉啟自然是欣然同意,當然了,事後要給張夷的好處,一點都不能少,對於這一點,劉啟毫不在意。
一個優秀的老闆就是,你不僅要讓馬兒跑,還要懂得讓馬兒吃草,否則誰跟你混啊不是?
張夷不愧是SSS級的謀臣,在他的一頓騷操作之下,很快將八國分化。
先是明國退出了,此外就是唐國,接連宋國、元國、清國等國,都相繼的退出了這場針對於慶國的爭奪戰。
劉啟沒有廢一兵一卒,便結局了這件事。
至此,他終於是相信了那句話,三寸不爛之舌,可抵得過百萬雄兵。
可這件事,也給劉啟一個警醒。
張夷如果是軟刀子的話,那麼實力就是硬刀子。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下一次如果八國再次聯合,慶國再派張夷,如果是沒有挑撥成功,大慶豈不危矣。
自己的好日子可還沒有過夠呢,可不能就到這個時候終止。
於是呼,劉啟殺下心來,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製作的武器上面。
武器哪裡是那好研究的,為了慶國的安危,劉啟把全國最好的工匠,全都召集到了宮裡。
誰也不知道劉啟到底是在研究什麼,只覺得,他是安逸的日子過久了,就開始貪戀起了他的奇巧之物。
而軍工廠的設立地點,卻並不是在慶國,而是已經在基本成熟的印之國。
在甘俞周,以及呂良時常的治理之下,如今的印之國,除了在名義上,不是慶國的,實際上,早已經是跟慶國的一部分沒有任何的區別。
基本上,無論是政治路線,還是軍事,甚至是國家的發展,全都是由慶國進行統一管理。
印之國這個小弟也很聽話,基本上是慶國說什麼就是什麼。
短短不到一年半點的時間,就已然變成了慶國的軍工廠。
而就在兵器緊鑼密鼓的秘密製作之時。
劉啟最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