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受命於皇上,奉旨討逆匈奴。”
“既宇鵬吉到了北境,是為支援本王而來,就應該聽從本王排程,豈能擅自帶軍行動,壞本王大計?”
“如此也就罷了,最可氣的是,他不顧於兵將的死活,執意想要立功,這才導致我慶國之軍大敗。”
“大慶自立國以來,何曾有過在匈奴手中戰敗的先例?若是因為實力不濟,那也就罷了,卻偏偏是因為主將的愚蠢。”
“都言本王,跟那匈奴說了軟話,便是讓大慶,讓朝廷、讓皇上失了顏面,那他宇鵬吉,帶著我慶國數十萬的兵士,卻輸在了小小的匈奴手中。”
“這!難道不是丟了顏面!這!難道就不被他國恥笑了麼!”
“如此....”
轉看到慶帝的方向。
“父皇,本王既為太子,對這樣一個辱國、辱民、辱兵的愚蠢將領,不該殺?不能殺麼?”
慶帝在反應了片刻後,重重的點了點頭。
“即是如此,你依軍法行事,宇鵬吉卻是當斬,身為太子,亦領命出征,自有先斬後奏之權,能殺!”
聽到慶帝所言,楊文淵立時心中咯噔一下。
倒不是因為皇上所說的話,而是從這一刻,他才明白過來,太子劉啟,為何這一次回來,有恃無恐,面對大臣們任何的刁難。
甚至!哪怕皇帝都削去了他的太子之位,他也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
歸其根本,乃是因為他劉啟,早就將一切都準備好了!!他這一次回來,完全是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應對辦法。
不知為何,楊文淵雖為朝中老臣,歷經政壇數載,現如今,面對一個連自己年歲一半都不到的年輕人,竟然會在心底裡,尤生出一種恐懼的感覺。
沒錯!就是恐懼!
從楊文淵獨攬朝廷大權以來,朝廷裡的一切,幾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無論發生什麼,都是他楊文淵可以進行控制的。
然而,到了太子這,一切就都變了。
自己頭一回,感覺到一種無法操控的感覺,也是第一次,讓他感覺到,也有自己所不能掌控的事情!
不甘心的楊文淵不想要放過任何的機會,於是便問。
“殿下,那老夫所言的第三件事,你如何進行解釋?”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雖然匈奴是退兵了,卻是退的非常的離奇。
“匈奴幾十萬的大軍,若不是他們得到了什麼樣的好處?,豈能說退就退?”
對於任何人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若非太子與他們私下,商定了什麼條約,人家匈奴,豈能善罷甘休?
抓住這個把柄,或許還有希望,能夠讓太子問罪。
楊文淵話音剛落,伍德這邊的人群中,平北關的守將,當即站了出來。
“皇上,臣可以作證!北平關的將士可以作證!匈奴人亦可以作證!”
“太子殿下,絕對沒有與匈奴有過任何的盟約,更無討好之舉動,亦絕對是沒有向匈奴,許下任何承諾!”
慶帝聞言。
“哦?既然如此,那太子,是如何應對匈奴,幾十萬大軍的。”
北平關守將,立時,從他們的人群中,拽住了一名小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