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匈奴來犯,事關重大,我大慶不可不防也,故而,朕思來想去,既派肅親王劉宇,作為監軍,雖援軍一同前去北境,眾臣可有異議?”
聽到這句話,肅親王的臉上不由得抽動了一下。
在朝會之前,慶帝跟他說的,是希望他能夠同意,帶軍前去支援劉啟。
可他沒有想到,給他的身份,卻是監軍。
肅親王心中暗自憂嘆,皇上說是想要倚靠自己,可實際上,對自己還是不夠放心啊。
眾臣沒有急於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先將目光,落在了楊文淵的身上。
慶帝心知,這些人都是在等著楊文淵表態,才會清楚接下來該如何進言。
在大殿沉默了幾秒鐘之後,楊文淵雙手撫於胸前,緩緩的向前走了一步。
“陛下英明!”
“肅親王作為我朝老臣,曾跟著先帝身經百戰,其能力冠勇超群,其名望,亦響徹在諸國之中。若匈奴知道老將肅親王親自出馬,定然聞風喪膽,怕是都能夠達到不戰而退的效果!”
楊文元這麼一開口,其他大臣立馬隨之附和。
“楊大人所言甚是,肅親王早年戰功卓著,就連樂老將軍,都誇讚過其威能,若有肅親王能夠參與支援,定然會讓那匈奴望風披靡!”
緊跟著,一個接一個大臣,開始吹噓著肅親王的能力,甚至都讓人感覺,如果沒有肅親王前去的話,那這個仗就沒法打了。
慶帝略微有些意外,可他也知道,楊文淵這麼果斷的就同意了他的提議,後面必然有話。
果不其然。
“陛下,既然肅親王作為監軍,不知是陛下是想要,指派誰裡領軍呢?”
慶帝回答的非常乾脆。
“朕覺得,就由益州的古南將軍帶兵前去可好。”
“早年間,古南將軍曾帶大軍,與梁國進行過對戰,僅用不到十萬兵馬,便擊退了梁國將近二十萬的大軍,其能力,想來大家都是知道的。”
“再者,益州距離北境很近,而且那裡亦有十萬兵馬,加上其他地方的兵馬,二十萬還是拿的出來的。”
這時一位兵部的官員立時站了出來。
“皇上,目下明國與梁國戰事還未完全結束,萬一有變,我益州兵馬可是要作為支援之用的,此時用來...”
沒等他說完,慶帝就將手抬了起來。
“哎,情況緊急,當然是要分出個輕重緩急了,幽南關畢竟現在還有著將近十萬的兵士守著,而且還有馮英將軍,縱然情況有變,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打入我大慶境內的。”
“反之若是北境失守,我大慶豈不危矣?”
聽到慶帝所言,大臣拱著雙手手悻悻退身。
“皇上所言甚是。”
慶帝撇了他一眼,繼而掃視了一番群臣。
這時,楊文淵輕咳了兩聲,衝著慶帝行禮開口。
“陛下聖明,那古博將軍,確實是悍勇無比,亦是軍功卓著,他來帶軍的話,自是沒有任何問題。”
“古博將軍時年,已經七十有二,而且身體又患有舊病,此番帶軍,長途跋涉與之匈奴大軍對弈,臣唯恐古將軍難以長持,若萬一匈奴與我大慶久持,怕是古博將軍,堅持不住啊。”
“再者,恕臣無禮,肅親王亦是老將,再加一名老將軍,怕是他國都會心想,難不成是我大慶,沒有年輕的將軍了?”
慶帝雙眼一眯,沉聲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