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正定的看著太子,片刻後才開口。
“按理說嘎魯沁河套,那麼重要的一個地方,既然本王能想到,難道楊文淵他們,就沒發現嗎?”
呂良聞言,笑了笑。
“殿下,不是他們沒有想到,而是不想這麼做罷了。”
“為何?”
“其實非常容易理解......”
呂良,巴拉巴拉說了一堆,劉啟終於是明白了。
事實上,自己與楊文淵的矛盾點,並不是在太子之位上,也並不主要是因為自己不好控制。
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理念上的不同。
對於這些朝廷舊勳貴,他們想要只有兩個字“安穩”
這個安穩,可不是說朝廷無事,大慶一切太平。而是要保持住原有的制度,好讓他們,能夠安享於朝廷給予他們的高官厚祿。
劉啟的改變,就仿若是一條沙丁魚,打破了這份沉靜。也可以說,是讓楊文淵一黨,感受到了要對舊制度改變的威脅。
這也是為什麼,楊文淵一黨,會迫切的想要劉啟下臺的緣故。因為劉啟,並不是一個,肯完全聽從他們建議的人。
如此一來,今後劉啟上位,就肯定會在很多的決定上,跟他們有所不同。
當政見產生分歧後,劉啟就必然會更青睞於,支援自己政見的朝臣。
漸漸的,這幫朝廷舊勳,就會因為與劉啟的意向不合,會被逐層的替換,以至於威脅到他們的現有地位。
就不能是跟劉啟同心同德嗎?
還真不能。
長久以來,舊勳所執行的制度,早已經根深蒂固,深入他們的骨髓。
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大慶的安穩,保證他們在朝廷上還說了算。
改變的話,就意味他們要接受新的制度,以及不可控制的情況出現。
守舊易,革新難。
對於一個經常玩劍的人,忽然讓他開始玩刀了,必然是非常困難的。
這就像是高手,要從新手起步,你說有經驗,有底子嗎?有,但你要說跟那些一直玩刀的人比起來,肯定是拍馬也趕不上的,說白了就是落後。
所以,在楊文淵這幫“劍客”的心裡,與其說是解決這一問題,還不如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劉啟有些無奈的輕嘆一聲。
沒辦法,要麼,就在楊文淵他們的手底下,做一個任憑擺佈的傀儡。
要麼就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君主,一個可以自己說了算的君主!
這是任何人,都沒有辦法調和的矛盾。
也是劉啟,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本王知道了,這些都還好,慢慢解決就是了。”
“麻煩的是,這一次父皇,非要讓我,把四皇子還有閆文虎都帶上。”
“不過,本王也想到了,這其實是父皇對我的一種保護,萬一此役敗了,最後背鍋的,也不至於是本王一個。”
然,呂良卻在這時,有著不同的看法。
“殿下,皇上這一手,可謂是相當的高明,其目的,不僅是在保護你,此外也是在保護四皇子。”
劉啟有些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