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堅信“勤勞能夠致富的”倒黴“阿玾”算是活明白了:
趕緊將家當吃光、喝光吧!
免得天天當冤大頭不說,還因為自己掏的不夠主動、掏的不夠爽快、掏的不夠公平,反而得罪了全寨子的人!
~~~~~
因此,文呈才感覺不對勁:
裝備的如此高大上的蠻人,不像是小部落出來的板楯蠻!只有大部落,由頭領出面收取“口算錢”——人頭稅。
透過這種聚沙成塔、日積月累地收取口算錢,才能積攢下經費,去購買一些高價武器裝備;作為保護本部落村寨、吞併其它小部落、組團出去打家劫舍的必備利器!
既然前往上河鄉劫掠的蠻人,極有可能來自大部落——那麼,其它的人,去哪了呢?
文呈趕緊啟動超算思索:
其一.最好的局面,這個大部落重心不在嶽池縣。分出小股族人去劫掠上河鄉,只不過是板楯蠻慣常“分頭劫掠、共同消化”的做法。
其二,這個部落裡的大部人馬,要麼隱蔽在上河鄉某處,準備伏擊王霸的隊伍!
伏擊成功之後,板楯蠻部落,一是可以得到大批精良裝備;再趁勢去攻打那些豪強大戶的高牆闊宅!
嶽池縣的守軍一旦損失了這些兵馬,自保都難!哪還顧得上,去增援四處遭到劫掠的鄉、裡?
——這個可能性不太大。
擁有數千青壯的大部落,以板楯蠻數百年打群架的歷史經驗來看:追求行事簡單粗暴、愛憎分明的板楯蠻,一人一板磚,早就幹翻上河鄉鄉臺、遊徼兵營了;
用不著如此勞心費神地拖沓至今。
其三.最壞的結果,如今的嶽池縣城,已經被這些板楯蠻悄悄地合圍了!
打槍的不要。
會玩“調虎離山”、玩“聲東擊西”、玩“示敵以弱”、玩“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這支板楯蠻兵馬裡,有懂《孫子》的孫子在謀劃!
——板楯蠻裡有漢奸!!
漢朝的子民當奸細,這才是名副其實的“漢奸”。
大部落、有漢奸、裝備極好…嘶,必是那龔虹與李必的手筆!
自龔虹、李必稱王之後,八千板楯蠻精壯,被李必開啟官庫武裝起來;小小一個梁平縣,如何養得起近萬兵馬?
龔李二人便四處征戰、擴充地盤。
前幾天接到軍報,校尉賈龍、監軍蕭敬,沒頂住龔虹、李必的攻勢,全軍經由達州、過巴中,往廣元而去;圖謀在廣元郡補充兵馬,返身再戰!
校尉賈龍顧忌到漢安軍,乃是孔二愣子的家當,沒敢坑駐守在嶽池縣的漢安軍。
特地派人快馬加鞭前來通傳戰況,讓這支軍伍“好自為之…”
——言下之意:跑路還是駐守,你們自己看著辦!本校尉是頂不住了;到時候別怪我沒給你們打招呼。
龔虹、李必數千大軍來了、自己這邊只有數百遊兵散勇、沒有後援!
想到此處,文呈的冷汗涔涔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