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公房門外,方才雙手支膝、彎著腰,連續換了幾次胸腹間的鬱悶之氣。
停歇了半晌,這才眼淚婆娑地開口:“先,先套車,拉、拉走!要快!否則那位,喝大了以後,誰曉得他會發哪門子狂?”
王端“噗通”一聲朝門外跪下:“緝熙啊,往日小老兒年老昏聵、貪圖那蠅頭小利;
截留了文君您,些許縣寺發的補貼錢糧!
可,那也罪不至死吶。
小老兒百倍、千倍補上、補上還不成麼?只求求緝熙救我!救救我王氏滿門吶!”
王端一邊嚎哭,一邊作勢欲要朝門外磕頭…
“止!磕頭請右拐!棺材在那邊。”文呈趕緊制止住王端:
“王大人!這次你們王家,其實可以變喪為喜!這不是還有二嗎?”
“如何個二法?文君啊,您怎麼二?”王端在地上爬行之迅疾,四腳蛇都恨不得剁了自個的腿腿。
文呈暗道:縣寺發給書吏一石米,你能吞大夥兒六鬥;發三條鹹魚,你能只給三個魚頭、兩條魚尾巴
——就這,還說我‘二’?
你好歹,給魚頭、魚尾配成對兒啊!
然後你再推脫:發下來之後,暫且懸掛於公房。
殊沒料到,中間那一截魚身,被狗偷吃了…
算了,今天二大爺我,不想去算那鹹魚帳。
文呈乾咳一聲,朗言道:“王氏有母,年高德勳;寡居內宅,已矣十載。
晨起理事、昏查門宅;皓首蒼顏,未敢稍怠!
……
聞子去職,扶門著拐;唯恐子懈,辜負上懓。
乃至公房,督子盡才!上報天恩,下哺鄉梓。
殊料:耄耋老母,疫於案臺!
嗚呼!痛哉!
嗚呼!哀哉!
王大人,這豈不是一位品潔德馨、高風亮節之老母,為了督促一位恪盡職守、鞠躬盡瘁之子
演繹了一部人世感人、教人、育人之感人事耶??”
文呈鄙夷地看著地上趴著的王端,冷笑一聲:“王大人,母慈子孝;此結局如何呀?
一不小心,被寫進史書,成為《孝經》經典,也未必不可能!
孝經當中,(親嘗湯藥)算個屁!又吃不死人;
 戲彩娛樂)是個毛!不就是扮伶人、逗母親開心麼,又不少塊肉!
王大人,你可是實打實的死了孃親!還是親的。”
~~~~
文呈差點就說出來“臥冰求鯉”的典故
——那是漢代以後,才流傳於晉朝發生的假故事:稍微懂一點常識的人都明白…你趴黃河冰面上,妄圖用自己的體溫暖化冰面捉魚?
能夠站住人的冰面,那得多厚實?
你炒作就炒作,就別當別人都白痴,行不?
後世還得出動六爺去炸黃河冰面呢!
你牛,比轟炸機、五百磅的炸彈還厲害。
“孔融讓梨”有幾個可能:
家裡明天有客人來訪,大人事先讓倆熊孩子排練過,藉此炒作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