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個身軀迫不及待的想要逃離。
就好似本來並駕齊驅的近萬匹馬兒,忽然間都找到了各自自己的方向……
那是比之五馬分屍還要恐怖無數倍的事情。
加之整個仙體和仙元力乃至於神魂都在被這近萬身軀分食著……
歷青鋒的意識本源只能靜靜的看著。
“悟道……如此困難的嗎?”
“堯放勳不是也曾以渾天丹……”
“失策……”
“當初不該放任堯清陽吞噬堯放勳的,若是當初將堯放勳收押進入天牢,便能在斬殺抽取武學之時提前體會到一次渾天丹的悟道狀態了……”
只不過依照歷青鋒的推測,只怕堯放勳乃至於其餘吞服過渾天丹的一切生靈,恐怕其面對的悟道狀態都與自己此刻面臨的一切不同。
畢竟,別人只是綜合一生對武學的認知和對應的武學心得去創造一門武學而已。
就算是往聖那個級別,吞服渾天丹之後,也只是創造一門天階神武。
可他,卻是從很久以前就心心念唸的想要創造一門真正意義上的仙術仙法。
就如同凡人只要對美色起心動念就已經傷了元氣一般,只是比真正的做完那心中所想之事所傷的元氣要少。
但起心動念……就已經是錯了。
所以,儒家才會嚴格要求慎獨以及誠心正意,而道家才會追求無慾無求,無思無想……
或許,這一刻詭異的悟道經歷和悟道狀態,其根源便來自於歷青鋒此前對創造仙術的起心動念。
“如今更無什麼想象中的悟道狀態……”
想象中,悟道應該是進入某種湛然常寂的狀態之中,在自身無思無想之間,以【天心】或者說【本我】又或者說【元神】促成自身所有武學相關認知、乃至於是一切人生經歷的統合,最終形成量變到質變的明悟的……
“或許,這就是仙道的武道狀態?”
這是說得過去的,而且是能自圓其說的。
畢竟,修仙的核心要義就是【靜】,讓自己的內心安靜到極致,才能真正觸碰到仙路所在。
湛然常寂這種狀態對於修仙之道來說本就是吃飯喝水一般尋常至極的事情,悟道又怎麼可能還是這種吃飯喝水一般尋常的狀態?
“如今……只剩下本源思維還能動彈……其餘思維認知靈魂都被按照時間點的不同切割而出……分裂形成了九千多個不同的自己……”
“換句話說,如果這不是死局的話,那惟一的破局關鍵,就是思維,認知,或者說……那貫穿我整個人生的同一個信念?”
持之以恆!
一以貫之!
這兩個詞彙同樣是歷青鋒前世儒家和道家的核心關鍵。
前者講究立志,而後以這個志持之以恆,後者則講究以那唯一的一去貫穿一切……
也即是都在萬變的世界和萬物之中,凝聚出那一點不變的東西。
那唯一不變的一點,便是我之所以是我的根源。
“如此……”
“是大同信念嗎?”
也就在歷青鋒的本源思維思考到大同信念的剎那,他的九千多個身軀同時都從心臟的位置閃爍起一點微渺的紅色光點。
那微渺的紅色光點閃爍而起額瞬間……九千多個視角忽然好似有了某種視界被打破的感覺。
歷青鋒的本源思維微微激盪了一點:“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