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從杭州一路南下,剛到處州府的時候,收到了一則戰報。
他派到福建的一支千人隊,遭遇了一支三五千人的倭寇。
率部的千總在廝殺前就曾派人去當地最近的衛所和縣城請援。
可苦苦鏖戰了一個多時辰,都不見有一兵一卒前來。
理由是大雨過後道路泥濘,山體滑坡阻礙行軍導致延遲。
最後這千餘人盡數戰死,以身殉國。
江寧手握天子劍,身子微微顫抖,幾欲仰天大吼,宣洩心中的憤怒。
既然福建從上到下都糜爛至此,就休怪他不講情面了。
“來人,全軍縞素,急行南下!”
江寧眼眶通紅,在腰上與額頭上繫了條白綾。
全軍上萬將士得知戰情後,俱是悲慼垂淚,紛紛繫上白綾,甚至還掛起了白幡。
僅僅一日功夫,大軍便抵達了處州府的和福建的接壤之地,慶元縣。
江寧見天色已晚,將士們也很疲累,沒有再強求趁夜南下,而是進城休整。
慶元縣令得知訊息連忙出城迎接,引著他前往縣衙休息。
只是剛剛走進一處街巷時,便瞧見了數十個百姓,在追打一對婦孺。
江寧的臉色瞬時陰沉了下來。
慶元縣令忙道:
“大人誤會了,這並非是我大明人,而是倭人的家眷餘孽。
百姓苦倭寇久矣,心中憤怒不得宣洩,近來城中湧進不少這樣的婦孺,乾脆藉著他們出出氣。”
江寧的臉色這才好看了許多,命吳醜奴制止百姓,把那對婦孺帶過來。
待得近前一看,發現確實是倭人打扮,那婦女面容髒汙狼狽,外頭雖罩了一件麻衣,但因為破碎,依稀可見裡面的奢華和服。
看起來她的丈夫在倭寇中地位不低。
江寧用倭語道:“你是什麼人?為什麼會來到慶元縣?”
婦女怔了怔,當即跪地,磕磕巴巴地講述了原由。
倭寇在倭國大敗後,便將家眷統統一齊帶來大明,暫時安置在一些海島上。
隨著千人隊發揮奇效,倭寇死傷無數,留下了許多無依無靠的老弱婦孺。
而殘存的倭寇因為糧食緊缺,乾脆將這些婦孺統統趕到海上,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這些婦孺藉著小船在海上漂流,雖然死了不少,但依舊有許多幸運者成功靠岸,然後就一路乞討流浪到了這裡。
江寧聽罷,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冷冽的目光直視著這個婦人。
按照她所說,近期湧進沿海的老弱婦孺不知凡幾,怕不是有上萬之數,甚至更多。
若是處理不好,容易引起亂子。
“來人,傳本官令,命各地旦有發現倭人老弱婦孺者,統統送到官府。
男丁三歲以上者,殺無赦。其餘盡皆貶為奴隸,賣給士紳豪族,所得銀錢作為軍費。
記住了,世世代代不得復為良人!”
在慶元縣休整一夜後,江寧率部繼續急行南下。
五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