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樂呵呵地起身,對著眾人朗聲道:
“朕此次北巡大同,親臨邊疆,好生看了一眼我大明的錦繡河山,一時感慨頗多。
在北疆,風光秀麗,百姓淳樸,本該是太平治世。偏有韃靼狼子野心,揮軍南下,侵我河山,殺我百姓。
朕輾轉難側,夜不能寐。
幸睞有武安伯江寧嘔心瀝血輔佐於朕,又有邊軍將士奮勇廝殺,朕方能在白登山大敗韃靼數萬鐵騎,又與朵顏三衛成功會盟。
為北疆的太平,乃至日後為我大明開疆拓土,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待來日,朕還要親率我大明的英勇將士,入草原,滅韃寇!”
“陛下萬歲,大明萬歲!”
這一番話說得人熱血沸騰。
武將佇列已經開始嗷嗷叫了,偏文官寂靜依舊。
只有焦芳帶著江寧一系的臣子揮臂吶喊。
朱厚照的臉色迅速沉了下來,捏起拳頭,顯然已經在發怒階段。
江寧注意到此,上前幾步,悄悄向他搖了搖頭。
無論如何,如此盛大凱旋的日子,若是當著那麼多人和百姓的面鬧難堪了,損害的只有朝廷的威儀。
朱厚照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強壓下心頭的怒氣,準備進宮後再好好教訓這些不知死活的文官。
只是偏有人不叫他如意,就是要跳出來鬧一鬧。
但見從文官後排佇列中走出一個翰林學士,驕傲得如同一隻公雞。
他上前拜了一拜,旋即道:
“臣等今日在此迎接陛下,非是因為陛下做出了浮於紙面的功績,實乃是對國家社稷得以安穩而喜極而泣。
陛下適才所言大敗韃靼,為北疆開太平,卻是不過擊滅韃虜百餘人,何以如此誇耀?
又言與朵顏三衛會盟修好,實乃是許以重利,平白浪費大明國力,又有何值得稱讚?”
“百餘人?”
朱厚照氣得渾身發抖。
苗逵、張永等人也是面面相覷,浮現怒色。
江寧更是想要呵呵笑出聲來。
歷史上朱厚照御駕親征,與小王子激戰,打贏了應州大捷。
可在文官史書上記載的,卻是十萬人殺了幾天幾夜後,明軍戰死五十二人,韃靼戰死一十六人。
簡直可笑之極。
這次他們說了殺死韃寇百餘人,倒還算是給面子了。
“你,你們,休要在此胡言亂語!
邊軍將士浴血廝殺,在白登山留下韃子上萬具屍骨,逃竄後倒在路上的更是不知凡幾,朕親眼所見,怎會是區區百餘人!”
朱厚照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這時,一名御史走了出來,昂首挺胸道:
“陛下乃九五之尊,身邊自當有起居郎日夜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