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慎行和小虎早早就從床上爬了起來。
來到餐廳,餐桌上已經擺上了老奶奶給他們準備了自制的蛋糕,培根和煎蛋,而大叔則給他們衝了兩杯十分特別的咖啡,還用奶油拉花了兩個卡通頭像,真是有心了。
吃過豐富的早餐後,在最豔麗的朝霞中,他們倆開始了朝聖之路最後28km的行走。
午餐是在一家酒吧解決的,不同以往的速戰速決,李慎行和小虎都刻意的放慢了進食的速度,畢竟如此恬靜的時光馬上就要結束了。
雖說今天的路程也不短,但總有到達的時候,下午差不多兩點時他們倆就來到了距離聖地亞哥還剩5公里那個名叫Monte de Gozo的山坡,在那裡,李慎行第一次遠遠看到了聖城,但內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激動。
他並沒有像電影裡《The Way》裡那樣看到聖地亞哥大教堂的塔頂,因為已經被一片樹林擋住了。
在山頂有一座巨大的金屬雕像,是為了紀念1989年教皇來訪而建造的。
兩人也不可免俗的來到雕像前拍照留念。
打卡結束,兩人繼續前行,沒走多久就看到了傳說中有四五百個床位,朝聖之路上最後一家的庇護所。很多朝聖者都會選擇在這裡度過朝聖之路的最後一晚,然後踏著清晨的朝陽走進聖地亞哥,參加正午大教堂的彌撒。
快三點時,他們終於進到了城裡,因為只有一條通向大教堂的路,所以走著走著你就會發現,身邊彙集了越來越多的朝聖者。
從兩邊林立住宅樓的道路向左轉,眼前的視野頓時變得寬廣起來。
到了。
他們到了。
廣場的一邊是市政大樓,另一邊就是始建於1075年,歷經了兩百年的不斷加建,最終融合了羅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風格的大名鼎鼎的聖地亞哥大教堂。
古老的外牆帶著淡淡的煙燻黑,傳說中走完朝聖之路後的萬千感慨,淚流滿面並沒有在李慎行身上發生,因為大教堂正在修繕中,這腳手架搭得實在大煞風景。
一路走來的各種辛苦,此時此刻,卻在內心化作無與倫比的滿足與寧靜。
在廣場上仰視聖地亞哥大教堂的朝聖者們,有來自各個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膚色,有著不一樣的教育、工作、生活背景,就連年齡的跨服也很大,但是從本質上來講,大家的生活並沒有什麼不同,大家的快樂與痛苦,掙扎與苦悶,生活中的苦與樂,都是相似的。
和小虎在廣場上葛優躺了半小時,才緩過神來,這時李慎行才想起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還沒有完成,那就是去“朝聖辦公室”領取證書。
在朝聖辦公室門口排隊的時候,大家都一反剛才廣場上的興奮勁而是出奇的安靜,個個默默不語,三十天裡的點點滴滴,走過的路,看過的景,遇到的人,每一次被驚訝,每一次的感動大概都會像電影般在各自的腦海裡回放映一遍。
看著別人手上蓋滿印章的朝聖者護照,李慎行低頭翻看了一下自己還剩小半的空白頁,只能說,他真的不是一個印章收集狂熱份子。對於他來說,朝聖之路就是一次徒步,證明自己能踏踏實實把這30天800公里走完的一次經歷。實際上蓋了多少章,拿到怎麼樣的證書並不重要,一路走下來就夠了。
等了十來分鐘後,終於輪到了李慎行,進辦公室後的流程很簡單:首先在一張登記表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國籍,年齡,徒步起點和目的,到底是為了宗教原因,文化原因還是觀光目的才來朝聖之路。
李慎行很取巧的寫了一半是為了瞭解當地的文化一半是為了觀光。
然後把全部的朝聖者護照交給工作人員,他們會核對起點的印章,沿途一路上取得的印章,是否是一步步走到終點的。檢視結束後,他們會在護照的扉頁蓋上一個聖地亞哥大教堂的官方印章。
最後,工作人員在以拉丁文寫的證書上寫下朝聖者的名字和完成日期,當然證書也是需要收費的,覺得不需要的話也不會強求,看個人的意願。
看著證書上自己的大名,李慎行這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終於完成了朝聖之路,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只是為何心中流淌的卻是滿滿的不捨?
******
感謝【krezreal】的月票鼓勵
感謝【司徒天天天】【krezreal】的打賞支援
PS.一直在糾結尾要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