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軟體園區不應該歸為工業區,應該逐漸向商業區轉化。衣食住行都搞起來,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歸屬感。”杭雨說道。
“這裡本來是規劃好的,如果中途轉型為商業區,會比較麻煩。不過我們可以在附近建設商業區,用以服務工業園。只要交通方便,一兩公里應該不是什麼問題。”劉盛建說道。
“也行,我沒意見。”杭雨說道。
在軟體園區巡視一圈後,杭雨順便了解幾款新產品,沒有發現比較有潛力的,於是來到了管理部門。
軟體園區的負責人叫做費信哲,因為沒有得到通知所以沒有出來迎接杭雨,看到他來連忙起身迎接。
“董事長。”費信哲微微鞠躬。
“不用這麼緊張,我跟劉鎮長過來看看。”杭雨說道:“軟體園區的運營情況不錯,現在申請入駐的情況怎麼樣?”
“申請入駐的人很多,不過我們的要求嚴格,所以大部分都不能透過。然而符合要求的也很多,礙於園區的空間有限,我們無法照顧周全。”費信哲說道,潛意思:是不是該擴建園區了。
“公司現在只負責運營,這方面的問題交給政府就行了。”杭雨說道。
“沒想到軟體園區發展這麼紅火,偏偏這時候我們又推出諸多新專案,已經沒有餘錢擴建園區了。”劉盛建自然聽得懂他們的意思,說道:“暫時保持原狀吧,儘量挑選更優秀的創業團隊。”
“明白。”費信哲頗為失望。
“今天過來主要是想跟你說一下,公司有計劃做企業級的軟體,但是迫於人手不足,沒有辦法自己做。你在軟體園區釋出一則懸賞,支援創業團隊做企業級的軟體。”杭雨說道。
“企業級的軟體,以這些業餘團隊的水平,恐怕沒有這個能力。”費信哲說道。
“普通水平當然是不行的,不過我看那些精銳團隊還是很厲害的,加上我們有懸賞,相信他們會去鑽研。”杭雨說道。
“懸賞額度是多少呢?”費信哲問道。
“你研究一下,拿出一個具體的計劃來。”杭雨不夠了解軟體園區,這種事還是讓專業人士去做比較好。
“好的。”費信哲很愉快地接下這個任務,他正愁沒有大展身手的時候。隨後他又問道:“什麼行業都可以嗎?”
“你去找微博雲的管理部門,諮詢他們有意進入哪些行業。我估計他們是什麼行業都想進去的,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杭雨說道。
“我明白了。”費信哲回道。
杭雨從來不懷疑各部門,子公司的負責人的進取心,如果沒有足夠的進取心,他們也成不了負責人。
因為產品成就關乎他們的前途,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比杭雨更在意產品發展,不需要杭雨提醒,個個都卯足了勁開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