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這些小事,我更在意的還是政府在電力,網路,政策,土地,資金,城市規劃等方面對我們的幫助。比如我們那個軟體園區,現在已經步入正軌,政府是不是補貼一下。”杭雨說道。
夏林沂聞言一怔,他還不夠了解杭雨。
劉盛建則笑了笑道:“夏書記,差點忘了告訴你,咱們這位杭先生可不是會客氣的人。”
夏林沂也笑著道:“不客氣才好,我最煩人家拐彎抹角的浪費時間,有什麼需要說出來,省的我們猜來猜去。杭董,你還有什麼要求儘管說。”
杭雨說道:“我的要求挺多的,除了軟體園區外,還有我們建設江燕村,購買土地太貴了。我們建江燕村主要是為了那些外地來的精英人才,並非牟利行為,對本鎮也有好處。”
以前江燕公司附近的土地不算貴,但是隨著江燕公司大肆擴張,職員數量增多,附近迅速形成了一條商業和生活產業鏈,地價不斷攀升。
劉盛建痛快道:“沒問題,軟體園區給你們補貼,江燕村建設給你們土地優惠。”
夏林沂見他這麼痛快,側目道:“劉書記,你們的工作效率未免太高了,這麼重要的事情都不商量一下,拍腦袋就決定下來。”
劉盛建說道:“若是別的事我當然要慎重考慮,但是杭先生提出的這兩個專案,的確為我鎮做出很大的貢獻,我早就想補貼他們了。”
儘管劉盛建的語氣很客氣,夏林沂的心情卻不太好。
但是作為對方的上級領導,夏林沂竟然有點氣虛,因為仙女鎮的收入比市政府還高。如果不能在經濟政績上力壓劉盛建一頭,他這個市高官也強硬不起來。
“另外我們公司正在硬體領域發力,打算自主研發晶片和記憶體等高科技產品。這些產品即便是國家也很重視,應該有專項資金,兩位書記是不是給我們申請一下。我們的研究團隊和投入絕對是國內頂尖的,不信可以派專業人員去考察。”杭雨說道。
“這個確實有,不過國家扶持的一般是專業的研究機構或國企,輪不到私企。從某種程度來說你們跟國企還是競爭對手,你說上面會把錢分給你們嗎。”夏林沂說道。
“晶片研發是一件極為耗資的工作,動則幾十億上百億的投資,即便我們公司也很難負擔。而在國內除了我們和華為,恐怕沒有第三家企業願意這樣投入。國家搞晶片的最終目的不是自己賺錢,而是打破這個領域的壟斷,選擇誰應該有更公平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們的實力明顯更強,我們的態度明顯更紮實,我認為上面應該資助一下。”杭雨說道。
“你說的有道理,這件事我可以幫你申請一下。”夏林沂說道。
杭雨聽得出他沒有多少誠意,估計不太看好江燕公司。
“申請不到資助也沒關係,至少在稅收方面給點優惠,等我們的晶片研究出來以後,再恢復正常稅收,對我們也是很大的幫助。”杭雨說道。
“這個是應該的,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產業專案,給予所得稅優惠。具體優惠多少,你最好拿一份相關產業投入的賬單來。”夏林沂說道。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我們可以優惠的產業和專案可不少,除了晶片記憶體的研發外,還有手機螢幕,漁場,石墨烯,刻蝕機,智慧倉庫等等。尤其是刻蝕機這種裝置,本來就應該國家去投入研發的,我們為了儘快做出來,也投入了不少錢。”杭雨說道。
“原來你是有備而來,好,只要符合要求的,你儘管列個單子上來。現在願意研發高科技的企業的確不多,國家是應該支援你們。”夏林沂說道。
“我代表江燕公司感謝夏書記,有你這句話,我們搞科研更有底氣了。”杭雨說道。
“不用謝,這都是我們分內的職責。”夏林沂說道。
劉盛建已經看明白了,夏林沂想在經濟方面做出一番成績來,除了投資高鐵等基礎建設,最快的辦法就是拉攏江燕公司。
因為江都區是後來併入揚州的,所以江燕公司以前投資的產業都不算他的本事。夏林沂希望拉攏杭雨,讓他到揚州原轄區投資產業。
江燕公司在蘇州投資的螢幕新廠,半年就給蘇州帶來幾個億稅收。剛開業產能較低,等以後產能增加了,收到更多訂單,一年稅收可以超過十億。
一家工廠就這麼厲害,這家工廠本來應該在揚州市內建設的,因為柏應強烈建議轉移到了蘇州,把夏林沂心疼的不行。
他知道,如果不能在基礎設施和政策方面滿足江燕公司,以後還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所以這次夏林沂變得很大方,只要是正當要求,他基本都馬上答應。
“其實你們做硬體科技產業,到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會比較好一點,一方面可以集中揚州的資源,另外對你們也有好處。”夏林沂說道。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建設時間長,基礎較為雄厚,區內設有出口加工區、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汽車裝備產業基地、港口物流園區等特色園區。
基本形成了以半導體照明為重點的電子資訊、太陽能光伏、汽車裝備、港口物流等主導產業。
有臨港新城、樸席生態新城等商務、休閒、生活配套區,投資者創業投資、興業經商皆能各得其所。
有新光源公共服務中心,標準檢測中心、設施共用中心、研發協作中心、創業孵化中心等8大系統運轉高效。
有江海學院等高階技術學校,人才資源豐富,技術支撐有力。
目前,已擁有中國揚州出口加工區、揚州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國家綠色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智慧電網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揚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中國國際人才市場揚州市場、國家迴圈經濟試點單位、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光電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等16個“國字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