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清爽人生> 第899章 最佳化技術部門的效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99章 最佳化技術部門的效率 (1 / 2)

國家對研究資金的控制還是很嚴格的,申請科研資金要求把預算寫好,細緻到要買什麼裝置,材料,並規定人事用資不得超過一定的百分比。

搞科研怎麼可能在一開始就把預算用法寫的事無鉅細?所以很多人申請科研資金就是各種編。

部門管理很難透過專案申報書瞭解科研意義所在,他們的思路是:買裝置是國有資產,這個容易考評。而科研人員本身做出的貢獻難以考評,容易給人謀私利的機會和藉口。

所以很多公立高校搞科研,就是各種買買買,因為人事用資的比例很少,所以科研人員的待遇相對較差,尤其是那些還沒正式走上科研崗位的碩士博士生。

體制對很多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在公立機構搞科研,哪怕待遇差點也無所謂。但民營企業就不行了,給不了體制待遇,自然要給錢。

所以江燕公司的科研人員待遇很高,除了高薪水,還有各種獎金股份獎勵。在高額獎金的刺激下,大部分科研人員應該是認真工作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體制科研待遇低,所以很多碩士博士生受不了。而國內民企有很少搞尖端科研的,所以江燕公司能在短時間內招聘到大量青年科研人才。

中國缺人才嗎?很缺,但是又不缺。

我們缺的是經驗豐富的人才,畢竟國內發展時間短。

但我們不缺青年科研人才,問題是國內研發機構,無論公立私立,都更喜歡經驗豐富的科研人才。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好的現象,他們大把錢招攬外國科學家,海龜人員,對本土的青年科研人才卻十分吝嗇。

科研經驗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沒有必要當大老爺捧著。

江燕公司招聘外國科研人員,招聘資深元老,作用不是讓他們自己搞科研,而是讓他們帶著那些青年工程師搞科研,帶徒弟。

不願意帶徒弟的,不願意貢獻核心知識的,基本都被江燕公司扔回去了。

江燕公司要培養屬於自己的科研人才,願意配合公司戰略的老輩工程師,同樣大把錢供著,不會卸磨殺驢,一直給我帶徒弟就是了。

其實重視海龜輕視土鱉這種做法,真的挺愚蠢的。

海龜哪裡來的?還不是因為在國內被輕視,土鱉就出國走一趟,回來就變成海龜了。這個過程就很搞笑了,土鱉變海龜,然後身價就變高了。

其餘土鱉一看,也跟著出國鍍金。

這些土鱉出國鍍金,水平或許有所提高,但人還是那個人。

如果在國內給他們更好一些的待遇,不用達到海龜那種程度,他們搞研發,同時也可以出國考察,學習,不是更好嗎?而且土鱉更容易“收買”,至少比大部分海龜要忠心。

有人說土鱉的研發能力,創新能力不行,這都是放屁!只要掌握了基礎知識,不斷鑽研,以土鱉的學習能力,努力程度,絕不會弱於所謂的海龜和外國工程師。

中國有今天的科學成就,誰搞出來的?海龜有貢獻,但貢獻更多的還是土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