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70章 (1 / 2)

嘴上這麼說,劉盛建心裡是認可杭雨的話的,為了扶持江燕公司各項產業,別說鎮裡了,就是省裡也經常開會,專門討論怎麼幫助江燕公司發展更好。

不是開玩笑的,本地政府的確經常開會,專門討論江燕公司的發展,還有以江燕公司為基點,帶動本地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

JS省的輕重工業都很發達,就是網際網路不行,江燕公司作為本省網際網路產業的基座,在土地,資金,稅收,人才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優惠。

除了帶動本地的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還可以滲透到各個領域,首當其衝便是工業領域。JS省的工業那麼發達,是工業轉型的重點區域,而工業轉型是離不開網際網路的。

按照省委最新的規劃,江燕公司是工業轉型的重要環節,也是經濟轉型的重要環節。創辦圓明園把國內工業連結起來,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

“劉叔,關於那個生員問題,不知道你有什麼好建議?”杭雨問道。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我省的優秀學生是很多的,但是因為高考難度大,招生名額還要分配給一些外省,所以有很多優秀學生被刷下去了。你辦的新學校應該沒有這些限制,光是本省的學生就夠你培養了,一年招個幾千幾萬都不是問題。”劉盛建說道。

“我們以前高考的確很難,但招生名額的問題我倒不是很清楚。”杭雨說道。

“你還沒有當爹,所以不關注這些東西,我省的高考錄取模式改了又改。算算你高考的時間,你的運氣還真不錯,零二年高考改革被大家戲稱為史上最沒有人性最艱苦的一次,只用了一年就倉促告終。零三年到零七年的高考模式還算可以了,到了零八年又改了一次。說實話,就我看來都不怎麼樣,好在姍姍這孩子是文科的,我也不求她多有本事。”劉盛建說道。

因為劉瑾的成就已經很不錯了,劉盛建感覺挺滿意的,所以對小女兒要求沒那麼高。如果他只有一個兒子,估計會被零八年改革後的高考模式氣死。

JS省高考難度大,計分方法也不好,偏偏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兒子。

比如杭雨就是獨生子。就這麼一個兒子,如果是自己不爭氣也就算了,可是因為政策不公平導致兒子不能上大學,家長不得氣出病來。

JS省十年改了四次高考方案,把家長們折騰的不輕。

2000年之前,JS的高考方案與全國其他省份一樣,一直是文理分科的“3+2”模式。3指的是語數外,“2”,文科指政治歷史,理科指物理化學。

2000年—2001年,“3+小綜合”初登JS。小綜合分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前者將政史地綜合在一張試卷上,後者綜的是理化生。

2002年,“3+大綜合”模式出臺,“大綜合”將政史地理化生6門學科綜合為一張試卷。

可不可怕,等於要考九門學科。

對於出臺這一方案的思路,JS省教科院的一位專家解讀為:“世界並不是文理分科的,要客觀地認識世界,就要掌握各個學科的知識。這些知識同時還是創新的前提。”

僅僅推行一年後,“大綜合”在“帶給學生過於繁重負擔”的輿論場中退出。

按照一般的邏輯,“大綜合”失敗後,會退回“小綜合”,出人意料的是,2003年方案又迴歸至原點“3+2”,不同的是“2”可在文理科之間交叉選擇,因此又被稱為“3+1+1”。

不過由於文、理不設限,這一方案呈現出的組合多達15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