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雨看過董茗的演講後,也覺得這位小姐姐的膽子有點大,為了達成目的什麼都敢往外說。不過董茗確實聰明,言論尺度抓的恰到好處,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說她言論不當吧,其實沒有對公司造成影響。
涉及杭雨的言論也沒什麼問題,不過杭雨不喜歡別人拿自己說事兒。
於是他提醒董茗:“以後在公開場合不經允許,不許隨便說公司高層的事情,你們運營產品就圍繞產品做文章。”
考慮到其他記者也會發布演講內容,杭雨提醒過後便同意董茗進行推廣。但杭雨有個要求,重點推反對惡性競爭和以人為本兩個觀點,關於公司高層和他的言論儘量模糊。
董茗聽到杭雨語氣嚴肅,自然不敢任性,親自把演講影片剪輯了一下,刪除大部分關於高層和杭雨的言論。
董茗心想:剪輯一下也好,影片太長了估計觀眾懶得看。
影片剪輯完成後,再次發到辦公室,杭雨和嶽勤都看了一遍,覺得沒有問題才允許微博管理部協助推廣。
“要制定一部關於言論發表的規章,限制其他產品負責人在公開場合,說一些關於我或者公司的話。”杭雨說道。
把杭雨和高層拿出來說事兒,雖然能引起觀眾的興趣,卻也很容易暴露一些東西。董茗開了這個頭,難保其他產品負責人不會有樣學樣。
杭雨擔心他們說的越來越起勁,把握不住尺度,不小心把公司機密說出去了。
“交給我吧。”嶽勤說道。
一般這樣回答的時候,說明嶽勤完全同意杭雨的看法。
就在這時,一個三十多歲的男職員捧著一份檔案走到辦公室門口,敲敲門,杭雨說了聲進來,男職員走進來把檔案遞給他。
因為辦公室是共用的,而且每天有大量檔案送進來,所以工作時不關門,只有開會時才關門。
這個男職員叫做李自省,本來是代購部門的一員,因工作能力出色,業績好,且透過考核發現他的思維方式,思想理想跟杭雨的要求相符合。
為確保智庫在工作時能從杭雨需要的角度,即以人為本出發,每一個智囊都需要透過考核,確保他們不是那種唯利是圖的人。
但也不能是“白蓮花”,杭雨口中的以人為本,可不是無節制的提高福利待遇,更不是聖母似的,沒有條件地對大家好。
因為人本身是一種很複雜的生物,以人為本要從人性的不同角度去考慮。比如著名的“大鍋飯”歷史,就是沒有考慮到人性的制度。
忽略人性的以人為本,肯定是很膚淺的。
能透過考核的人不多,相當一部分還是能力夠強,然後經過思想教育,制度培訓,只要能接受杭雨的思想,重新進行考核並透過,也算很不錯了。
“我們詳細研究了公司的各項技術,發現網路技術利用率很高,但硬體技術的利用率很低。就拿我們的手機螢幕技術來說,商業利用率不到50%,我們認為可以圍繞這些硬體技術,開拓更多商業應用。”李自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