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反過來想,使用者在什麼情況下,會選擇價格較貴的一方?”薑蓉說道:“一是剛才嶽總說的,科技含量高,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檔次不一樣。然後是產品質量好,服務好,不過這兩點我們和阿里,蘇寧相差不多。還有一種我們很熟悉的情況,可以參考代購。”
“洋貨。”孫川說道。
“對,最近不是有個很熱門的概念,叫做出口轉內銷嗎?明明是國產的東西,從外國走一圈回來,質量和服務也不見得好,但是十分熱銷。”薑蓉說道。
“也就代購網有這個優勢,江南商城和其他子公司沒有。”孫川說道。
“或許可以找到裡面的關鍵點,製造這樣的優勢。”薑蓉說道。
“這應該算是品牌意識的優勢,沒那麼容易製造,國人之所以稀罕洋貨,那是百年戰爭打出來的,我們如何去複製這種形式。”嶽勤說道。
“一時半會想不出來沒關係,回頭你們研究一下,以後遇到價格戰該怎麼應付。拿出一個戰術套路來,免得子公司一來就上套,陷入價格戰很麻煩。”杭雨說道。
“好的。”嶽勤等人點頭。
因為吃過價格戰的虧,杭雨比較擔心子公司陷進去,進而拖累整個集團。公司投資一直比較飽滿,沒有那麼多閒錢去燒,杭雨可不想為了某部分利益,讓外來資金趁機入侵公司。
隨後杭雨討論了一下物流平臺的建設,進度跟O2O平臺差不多,正在跟各大物流企業磋商。同樣的,阿里也派了人跟各大物流企業聯絡,佈局幾乎跟江燕公司一樣。
因為兩家公司都在爭搶O2O佈局,所以各大物流和零售企業都比較猶豫,到底跟誰合作?從前線傳來的訊息,江燕公司比較佔優勢,但阿里也不是沒有機會。
嶽勤等人依舊建議,入股幾家物流企業。
杭雨同意了,反正不會虧。
“各位還有什麼想說的?”杭雨說道。
“江南商城建設的新區,效果不太好,投入卻很大,我認為應該儘早終止。”嶽勤說道。
杭雨回憶了一下,是之前服裝價格戰的時候,他要求江南商城做的新區,目的是打壓營銷商,壓低服裝價格,讓使用者真正受益,同時扳回價格優勢。
“徐經理他們做了一個以文字和影片為主的新專區,我研究了一下,壓根沒有找準關鍵。他們的創新精神值得鼓勵,但是明顯錯誤的路線,理應及時糾正,否則純粹是浪費錢。我這裡有一份報告,各位可以看一下。”嶽勤說道,反正徐瑞不在這裡,不用太委婉。
眾人接過嶽勤分發的報告,根據上面的資料顯示,江南商城已經在新區投入兩千萬,總部還免費給了一套推廣,但是新區的流量很低。
雖然有的產品前期的確會虧錢,但虧錢的同時流量高,才有發展潛力。像這種一整套推廣下來,不僅虧欠,而且流量還很低的產品,大家都預設沒有前途。
“確實不怎麼樣。”杭雨評價道。
截至目前,江燕集團除了投資的產品,自制產品大多是杭雨提出來的。因為杭雨有先見之明,所以這些產品儘管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最後基本都成功了。
而江南商城這個新區,杭雨並沒有提出具體模式,而是讓他們自己想。很顯然,新區的設計師徐聽臺,李壁,趙方妍等人,並沒有很好地完成杭雨交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