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首先我們潛力大,而且開發程度低,接下來還會進入一段高速增長期,而韓國的潛力已經差不多了。其次我們有人口紅利,可以從內陸省份吸收人力資源。最後,我們在工業方面有成本優勢,任何一個行業被我們做成了,都可以用價格打敗對手。韓國也就半導體,造船汽車,遊戲等少數幾個產業比較強,一旦我們在這幾個產業發力,他們差不多就完蛋了。隨著我國的工業崛起,周邊小國的生存環境會越來越惡劣,雖不至於過得多慘,但是想維持這麼大差距的人均,卻是不大可能。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我國在和平狀態下慢慢崛起,把全世界的人均水平,拉到一個相差不多的程度。”杭雨說道。
目前全世界的人均狀況其實是畸形的,發達國家像天堂一樣,落後國家像地獄一樣。如果不發生戰爭,我國將會扭轉這一狀態,把各國人均拉到一個差不多的水準。
也就是非洲南亞等落後地區,經濟發展上來,而現有的一些發達國家,經濟被我們擠兌下去。到時候再也沒有什麼人上人,大家都過得差不多。
仍存在相當的貧富差距,但不會像現在這樣噁心。
而在人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我國總量肯定是首屈一指的,國力第一沒的說。排除人為因素,大國小國的經濟情況迴歸正常,很難再出現島國翻身這種戲劇。
怕就怕資本主義不樂意,發動戰爭阻斷這一過程。
“你說的那種世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現。”秋雪燕嘆息道。
“等我們七老八十的時候,說不定可以看得到,有機會。”杭雨說道。
“那一定很有意思。”秋雪燕莞爾一笑。
杭雨是一個喜歡幻想的人,他知道很多年以後的事情,卻不知道自己五十歲以後,世界會發展成什麼模樣。這麼一想,杭雨也能理解,現在的人為什麼對未來中國不那麼樂觀。
因為杭雨也對五十年後的中國,不敢抱太樂觀的期望。
他甚至想,將來進入了星際時代,小國擺脫國土限制,說不定又會掀起一場大航海時代這樣的悲劇。好吧,想得太遠了。
“想什麼呢,這麼入迷?”秋雪燕問道。
“我在想五十年後,我們的科技會發展到什麼水平,是否有延年益壽的辦法。如果我們的財富能保證到那個時候,說不定我們可以多活幾十年呢。”杭雨說道。
“有可能,我之前看過一個科技大爆炸的理論,講的是科技發展呈指數狀態,更新換代會越來越快,說不定很快就能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秋雪燕說道。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科技進步浪潮一改之前如蝸牛一般慢行的科技進步,開始突飛猛進。
人類對火的發現,對石器的使用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文明在在舊石器時代徘徊了20萬年左右,而新石器時代則大為縮短到接近萬年。
青銅時代數千年,鐵器時代上千年,近200年來,煤炭時代、火器的發現、蒸汽時代、石油時代、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的發明、電氣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相續出現,科技革命的浪潮一個接一個。
在杭雨的記憶當中,再過十年左右,已經開發出可用於醫療的奈米機器人。雖然是很簡單的機械構造,但是隻要開了這個頭,發展肯定會加速。
如果中國能完成全球大統一,至少在經濟上可以保持霸主優勢,利用全球的力量推動科技進步,科技發展速度肯定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以我們目前的知識理解,人類壽命超過兩百年似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