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開一個口子。
因為我國在國際的經濟形象,一直不太好,很多國家對我們的認識還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如果我們不讓步,對方多半也不肯讓步,談判僵持進行不下去。
只要開啟這個口子,以我國產品的特殊性,往往能在後面賺回來。
“我們自制的遊戲在國內的確有一定競爭力,但是出口就比較弱勢了。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基本不具備競爭力,你們完全不用擔心。手機產品也是一樣的,主要部件靠進口,跟你們合作也不少。我們的手機賣的再好,也是技術方賺大錢。”杭雨說道。
“那倒是。”鄭雲燦點點頭,對本國半導體和遊戲產業表現出了自豪之情。
半導體和遊戲產業是韓國的經濟支柱構成,傾國力去做的,我們暫時落後並不奇怪。
自豪的同時,鄭雲燦欲言又止。
他當然知道江燕公司目前在手機和遊戲領域,不足以與韓國企業在國際上競爭。問題是江燕公司發展太快,鄭雲燦擔心的是未來,可是他又不好意思直說。
總不能跟杭雨說:小兄弟,你們發展速度太快,能不能慢點,最好自廢武功。
就算他好意思說,杭雨也不可能聽他的。
“自己開發遊戲,不僅費錢而且週期長,而現在的遊戲行業可謂日新月異。杭先生代理的幾款遊戲,似乎比自研遊戲的效益高很多倍,為何還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鄭雲燦委婉地道。
“以前是運氣好,兩款遊戲買斷十年,現在哪還有這等好事。”杭雨很欠扁地道:“自從那兩款遊戲火了以後,各國遊戲企業都學乖了,不好忽悠啊。如果不買斷,賺的錢都進了研發者的腰包,我們就賺點苦力錢,還不如自研遊戲呢。”
“收益分成可以談,萬一自研遊戲失敗了,虧損可都是自己的。代理遊戲就不一樣,雖然收益少一點,但勝在週期短,穩定,賺錢快。有這麼多優點,我完全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自研遊戲。”鄭雲燦說道。
“既然閣下這麼看好代理遊戲,為什麼貴國還要自研呢?”杭雨反問。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國土小,資源匱乏,不得已才向這些對資源需求較小的產業傾斜。可是華夏不一樣,你們地大物博,沒必要在遊戲領域跟我們爭。換成我有這麼多資源和資金,我肯定不會做遊戲,我們兩國最好在產業方面形成互補。”鄭雲燦說道。
“已經做了,不能半途而廢。”杭雨說道。
杭雨倒是想做點別的,可是咱中國實在太大了,各行各業都有人做。韓國那些“支柱”產業,根本不可能和我國形成互補,因為我們都要做。
“比起這些,我比較重視物流方面的合作。”杭雨說道:“想要發展電子商務,物流是重中之重,我們的燕子物流專門為電商設立,正在積極入駐韓國。但是我們資金有限,不可能在韓國也佈滿轉運點,所以需要跟你們的物流公司合作。”
“這個簡單,只要是正常合作,我們不會做任何干涉。”鄭雲燦大方地道。
“絕對正常。”杭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