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內務部,也就是內閣發出的邀請,杭雨聽了頗為驚訝。
不過很快他就淡定下來,小小韓國一省之地,總統也不過是個高官級別的。杭雨在國內的時候,高官也對他如子侄一般,區區內閣總理又算的了什麼。
對待“敵人”,戰略上要藐視對方,戰術上重視對方。
杭雨這種大國思維並非自傲,倘若沒有大國胸懷,隨便見個小國總理就戰戰兢兢,畢恭畢敬,播出去丟的不是他自己的臉,而是全國人民的臉。
“韓國現任的內閣總理叫做鄭雲燦,零二年到零六年間擔任過首爾大學的校長。現在他雖然改行了,但是依舊對首爾大學的事情頗為關注,你在首爾大學的演講打動了他。”杜振華說道。
“說說他的具體資料。”杭雨說道。
“鄭雲燦畢業於首爾大學經濟系,後來當過經濟系的教授,所以他之後做的事情大部分都跟經濟金融和高新科技有關。他擔任校長期間,在首爾大學推進的各種改革,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提出的地區平衡選拔人才制,甚至受到了國民的支援。”杜振華說道。
“這麼說來,這是一個民心很旺盛的人。”杭雨說道。
“是的,鄭雲燦原來一直在教育界工作,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在教育界搞出名堂來了,名聲顯赫,德行兼備,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認可。加之韓國是選舉制,所以他們不管是什麼領域的人,都可以參加選舉。2006年舉行地方選舉之際,當時的朝野政黨都在拉攏鄭雲燦,據傳,時任首爾市長李明博親自會見他,要求他參加首爾市長選舉。對政界接連伸出的橄欖枝,鄭雲燦竟然拒絕了,說要成為任滿四年任期的第一個首爾大學直選校長,表現出了一種超然的態度。但他在卸任校長職務的2006年底開始,政界的拉攏和邀請接踵而至,可見此人在韓國的影響力。也可以看得出來,這人不是一般的政客,而是那種學術型的,帶點理想信念的人。”杜振華介紹道。
“看來能當上一國總理,的確有其不同凡響之處。”杭雨感慨道,雖然韓國不大,但是一國之精英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但是一個人再怎麼精英,受限於環境,也很難做出超越我國的成績來。就好像一個人在一家小作坊上班,另外一個人在國企上班,那環境起步就不一樣。
“這位鄭總理參加過零五年,由復旦大學主辦的SH論壇,論壇以“經濟全球化與亞洲的選擇“為主題,重點探討中國及整個亞洲地區如何透過能源合作、金融合作、資訊科技合作來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諸多挑戰。在某些程度上,跟你的演講有些共同點。”杜振華說道。
資訊科技合作,就是網際網路方面的。
“還有呢?”杭雨希望更瞭解對方,因為他知道,那位總理肯定已經看過自己的資料,對他很瞭解。
別到時候見了面,人家對你瞭解甚祥,而你卻對對方一無所知,一開始就落了下風。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瞭解對手,至少可以做到心中瞭然,從容不迫。
接著,杜振華又說了很多關於鄭雲燦的資訊,杭雨聽完後,還沒見面已經對這個人有了不錯的印象。首先,鄭雲燦是一個比較有“骨氣”的韓國人,這點就挺難得了。
鄭雲燦對中國的態度比較好,如果不好,也不會主動邀請杭雨。
當然,並不是說鄭雲燦親中,只是他能理智地摒棄兩國的歷史和意識矛盾,從兩國利益出發考慮問題。加上此時正值兩國來往之熱切時期,杭雨又是華夏的新貴,於是很自然地促成了這次會談。
早上十點鐘,杭雨和杜振華,以及幾個助理保鏢,一共三輛車來到韓國青瓦臺,依舊是一群記者在外面蹲著,杭雨一下車就各種閃光扔過來。
好在有警衛維持安全,所以這些記者不像其他地方那樣“囂張”,他們不敢衝到杭雨面前採訪,只能在安全線外咔嚓咔嚓。
有的記者丟擲問題,杭雨懶得回答,在袁宏宇的保衛下徑自進入青瓦臺。讓杭雨詫異的是,來迎接他的不止鄭雲燦團隊,還有韓國總統夫婦一行。
“韓國總統也來了,這歡迎儀式不錯。”杭雨笑著道。
“我也沒想到,可能是臨時起意。”杜振華說道。
“不是臨時起意,今天青瓦臺接見的人可不止你一個。”薛琪依舊充當翻譯。
“還有誰?”杭雨問道。
“回頭看看就知道了。”薛琪說道。
前面就是韓國總統夫婦和總理,杭雨不方便回頭,但他已經聽到了後面傳來嘈雜聲,顯然有別的很出名的人也來了,不知道是誰。
“杭先生您好,歡迎來到青瓦臺。”鄭雲燦率先與他握手。
“鄭總理您好,在下受寵若驚。”杭雨客氣地道,隨後又與總統夫婦握手:“李總統,李夫人,沒想到你們二位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