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關,忙著呢。”杭雨熟絡地打招呼。
“董事長來了,有什麼事嗎?”關永林問道。
“我五天後要去燕京參加工信部組織的大資料峰會,到時候國內外的頂尖企業家和專家都會參與,我想帶你一起去露露臉,替我們公司跟那些專家切磋一下。”杭雨說道。
“都有哪些人?”關永林好奇道。
“企業家就我們熟悉的那些網際網路龍頭,專家的話,我也不是很熟。首先耕耘科技的張教授他們肯定會去,還有中科院士陳潤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很多專家都會參加。”杭雨說道。
“陳潤生院士,我知道他,這位陳院士可是我國基因組研究的領軍人物。他參加大資料峰會,難道要把大資料技術應用到基因組測序方面。”關永林猜測道。
“這個我就不懂了,到時候你可以問問他。”杭雨笑著道。
“好,去之前通知我一聲。”關永林說道。
一場群英薈萃的峰會,匯聚了那麼多專家院士,關永林迫不及待要去跟他們交流學術。
關永林雖然在江燕公司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可是他的學術地位卻不是很高。如果能得到中科院士,還有那些知名大學教授的認可,關永林在學術界的地位定能更上一層樓。
當然,關永林不完全是為了虛名,他是真的想去探討一下,學點東西。
其實關永林的出身也不差,南京大學教授,是我國重點大學,排的上前五名。只是關永林為了找工作,辭掉了教授職稱,後來他做出巴蛇系統,試過回到南京大學任職教授。
南京大學的負責人起初很熱情,但是聽說關永林不能把巴蛇系統的相關技術共享給母校,頓時冷臉,拒絕了關永林的申請。
巴蛇系統的技術智慧財產權在杭雨手裡,沒有杭雨的同意,關永林不能外傳。
“你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先準備一份演講稿,還有到時候別人可能提問,你都要備好。另外給我也準備一份資料,我要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問題。”杭雨說道。
“好的,我儘快。”關永林說道。
“儘量在三天內準備好。”杭雨說道。
“我會的。”關永林回道。
關永林天天研究大資料,對它的情況再瞭解不過,不用三天,僅一天時間就給杭雨發了演講稿,資料報告。杭雨仔細看過之後,頓時對大資料目前的技術發展和應用情況有了更深的瞭解。
根據關永林提供的資料,結合未來所知,杭雨給自己寫了一份演講稿。杭雨很少參加那樣正規,高階的學術峰會,以前開記者招待會,最多用幾個小時準備。
這次寫演講稿,他用了將近三天時間。
峰會召開前一天,杭雨跟關永林,吳昆三人一起來到坐飛機到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