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教授,我想參與政府建設大資料中心的計劃,你給我引薦一下。”杭雨說道。
“不用那麼麻煩,國家打算在貴州建設首個國家級大資料綜合試驗區,你們想搭車的話,直接申請到試驗區建設資料中心,可以享受到政策,能源,技術,工程方面的便利。這個沒有要求的,只要有能力,都可以跟政府簽約合作。”黃毅介紹道。
“這麼簡單,剛才那個鄧經理還刁難我們。”洪瞻說道。
“鄧經理刁難你們,為什麼?”黃毅一臉懵嗶。
黃毅一心搞技術研發,不清楚管理那些事兒。
“小事,為什麼國家要在貴州建設試驗區,那裡的經濟好像不是很發達。而且貴州離發達省城比較遠,建在那裡有效率嗎。”杭雨好奇道。
貴州經濟水平在我國倒數第幾名,怎麼看都不像適合建設資料中心的地方。
“距離遠點不是問題,關鍵貴州的自然條件好,那裡氣候涼爽,年均溫度穩定,而機房最怕熱。另外貴州是個輸電大省,自然災害少,環境穩定,最適合建設資料中心。”黃毅解釋道。
“原來如此,我要怎麼申請?”杭雨問道。
“可以聯絡發改委,工信部和中央網信,或者直接聯絡貴州省委。”黃毅說道。
“好,我明白了。”杭雨點頭,隨後又問道:“論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技術,國內除了我們公司,也就耕耘科技水平最高,你們在計劃中是什麼角色?”
“應該是建設者的角色,不過試驗區和耕耘科技沒有關係,我們只是提供技術支援。如果你需要幫忙的話,我們可以在完成政府的任務後,協助江燕公司建資料中心。”黃毅說道。
“我們也有技術團隊,就不麻煩你們了。”杭雨說道。
“那倒是,老關不僅可以共享我們的技術成果,自己也在研發更新,水平應該比我們更高。”黃毅笑著說道,突然有點想念跟關永林一起奮鬥的日子。
“差不多吧,你和張教授合作怎麼樣?”杭雨問道。
“張教授雖然比我們更晚研發大資料技術,但是後來居上,現在水平已經超過我了。他的研發經驗很豐富,知識基礎豐厚,很多東西一點就透。”黃毅說道。
“不要妄自菲薄,我相信你也不差的。”杭雨鼓勵道。
黃毅只是笑了笑,他自己什麼水平心裡清楚。
雖然都是教授出生,但黃毅在進入江燕公司之前,幾乎沒有試驗經驗,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理論上面了。因為沒有實際操作和成果,所以黃毅沒有積累到足夠的技術底蘊。
而張教授之前是國家級的工程師,在工信部工作,實操經驗不是一般的豐富。技術人員並不是畢業後就不學東西了,他們在日後的實踐當中,還要不停的學習。
也就是說,張教授在工作的二十多年當中,一直在學習吸收。而黃毅雖然也是教授出身,可是工作以後卻沒學到多少東西,底蘊差距顯而易見。
“建設大資料試驗區的計劃還沒公佈,你們不用著急,以江燕公司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我覺得到時候應該會受到貴州省委的邀請。”黃毅說道。
“是嗎,如果計劃上線了,你及時通知我。”杭雨說道。
“沒問題。”黃毅回道。
杭雨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資訊,隨後他又跟黃毅聊了一下工作生活。黃毅不是很喜歡這類話題,顯得比較敷衍,於是杭雨很快結束對話,讓他回去工作。